浅析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开展策略
徐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育才幼儿园 浙江 杭州 311201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进行探索和社会化发展的依托。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设计,不仅仅有利于发挥幼儿创造力及想象力,更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孩子今后全面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科学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保障学前教育户外活动的科学稳定开展。那么,文章也将针对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开展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建构策略
前言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存在着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他们会在不同活动和玩耍中得到成长。幼儿园教师想要保障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应当丰富并创设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形式,结合幼儿需求、明确户外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与此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使幼儿能够在户外活动中体会到多彩游戏,为幼儿心理及生理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如今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并创设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则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 合理安排活动场地,创设多元组织形式
想要切实提高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建构质量,首先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幼儿发展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建构场地[1]。充分的户外活动空间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体验,而场地的多样化安排更能够切实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同样的,在科学安排活动场地的基础上,还需要幼儿园教师能够优化户外活动内容与活动组织形式。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使幼儿在探索和成长过程中有机会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活动场地设计时,可以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情况,为其提供沙地、泥地、迷宫、植物园、水池等多个区域。面对小班幼儿,可以利用模具在沙地和泥地中展开简单的建构;面对中大班幼儿可以创设地道战、建构水渠等户外游戏。与此同时,大部分幼儿园在展开户外活动时会出现教师安排幼儿一切活动行为,忽视幼儿实际需求的情况。这样的教学形式会严重打击幼儿活动参与热情,导致户外活动建构质量达不到预期。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减少对幼儿活动边界的限制,重视对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并使幼儿能够发挥其自主性。如幼儿在沙地中进行探索时,减少对其作品的支配,而转为由幼儿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以此优化户外活动场地与活动组织形式,充分响应以人为本理念,让幼儿能够在户外活动中得到思维、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
2 科学安排活动策略,增添户外活动趣味
传统学前教育活动建构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幼儿以集体为单位展开一系列室内外游戏和教学[2]。然而,由于班额较多等问题,导致教师的安排无法完全贴合每一位幼儿需求,导致户外活动的开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幼儿个性发展。那么,幼儿园教师则需要创设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相结合的户外教学设计,并将户外活动与不同游戏进行融合。以这一形式能够充分引导幼儿更加自由且大胆地对不同资源进行探索,也有利于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小朋友展开交往和沟通。以此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使幼儿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切实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集体户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等游戏。基于竞赛游戏活动初步激发幼儿主动性和好胜心理,让幼儿更加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并有意识地对问题解决方式进行讨论和思考。增强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与探究意识,使幼儿能够在户外活动的引导下得到成长。在这基础上,也可以将户外游戏场地转换到公园、社区当中,让幼儿有机会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并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多种多样的情绪。
3 适当结合教育内容,寓教于乐全面发展
活动的科学建构是为了使幼儿能够在实践当中得到收获,幼儿园教师想要科学建构户外游戏活动,则可以将其与教育内容进行结合[3]。基于寓教于乐理念,使幼儿在尽情享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时,也能够收获一定见识、得到一定体会。在这样的活动创设之下,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收获经验,使其记忆更加深刻。而幼儿园教师则需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幼儿当前所感兴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教育信息与幼儿户外游戏进行融合。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出校园到动物园、航天基地、消防站等区域展开户外活动。转变活动场所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幼儿更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探究,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户外活动建构奠定良好基础。而教师也需要同样注意户外活动创设时的安全性,在活动开展之前,通过教育工作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户外活动能够顺利且稳定地开展。在这之后,教师则可以为幼儿布置相关任务,结合幼儿认知情况及自理能力,由幼儿结合任务手册对信息进行收集和了解。如教师可以为幼儿下发动物园中所包含的动物信息,让幼儿以打卡形式对小动物的外形和习性进行掌握。在一次次探索过程中,能够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了解动物特性、挖掘自然信息,为其今后展开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又或者,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公园时,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制作植物收集册,将不同形状的叶子、花瓣收集起来,帮助幼儿慢慢接触并认识植物类别,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并在后续的翻看过程中加深印象。通过将户外活动与教育内容进行融合,使幼儿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基于其浓厚的兴趣主动展开讨论和交流,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起到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重要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学前教育活动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需要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创设更加科学且具有实效性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在玩耍和探索过程中增长见识,促进其社会化发展,也能够使幼儿体会到多种乐趣,感受不同情绪,以这一形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更加科学的培养。那么,教师则需要丰富户外活动形式、增添活动趣味性、基于寓教于乐理念挖掘多样化的户外活动方式,使幼儿能够得到身心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夏小敏.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24):94-96.
[2] 吴嘉.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探究[J].教育观察,2022,11(06):81-83.
[3] 廖莹.简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规划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0(12):135-13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