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肖薇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状态,避免厌学、自卑等情况的出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篇文章首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心理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心理干预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1 网络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在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获取自身需要的教育资源,比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频等等,可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在利用网络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能够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障碍,使双方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匿名沟通,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同时,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虽然网络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然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精神抑郁等严重情况,这不仅是因为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由于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较多,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进而出现盲目跟从主流或无意识的抵触心理,导致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比较混乱,很容易造成道德感、价值观的迷失,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普遍较少,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在进入社会之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较大风险。最后,由于网络信息的获取比较方便,高职学生在接触大量信息的同时,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进而做出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在无法及时得到约束的时候,高职学生的道德底线和心理防线将不断降低。
2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高职院校学生部分存在厌学情绪
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受到年龄小、阅历不足、心智不成熟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其在对所学专业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比较盲目,并未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分析,使得学生们在实际学习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无法专注、认真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等心理问题。
2.2 高职院校学生部分很难控制情绪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且处于青春期,常常会出现情绪失控、办事冲动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进入到高职院校时很难快速适应,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更为内向、孤僻。
2.3 高职院校学生部分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社会组织和人们对高职院校的了解不够充分,使得大多数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都对来自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抵触或是偏见,受到这一原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比较自卑,导致学生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3 基于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善厌学心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在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心理素质,而通过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在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们出现厌学心理问题,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各类网络资源与过往的教学模式之间相互结合起来,在多媒体技术等的帮助下,可以促进教学开展形式更加新颖、丰富,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程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第三,学校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借助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2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心
心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等帮助其对自身有更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们做出合理的、正确的选择,促进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工作。比如,教师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将复杂的知识内容简化,帮助学生们理解与学习,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3.3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教学较为特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向心理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是遇到的问题,但是当学生们对心理教师不熟悉时,就无法进行有效表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心理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采用网络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们提供匿名沟通的机会,加强学生与老师、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心理干预效果,促使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除此之外,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心理教师不足这一问题,促使心理教育工作高效实施。比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采用网络技术对心理咨询平台进行建立,学生们通过账号登录就可以实现与心理教师的沟通,及时诉说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经常会由于无法与教师交流、沟通而产生各种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网络评价机制,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交流,使得学生们有机会向教师倾诉及表达,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指导,避免心理问题对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下,学生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而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们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张柳.鄂州大学学报.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