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模式下的五年级数学作业如何设计

作者

韦景致

上思县实验小学 广西 防城港 535599

摘要:为了满足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及尊重双减政策的教学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深入性分析,例如在双减教学思维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的重点,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出现小学数学创新的优势,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

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环节作业是最终的保障,也是检验学生知识熟练程度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创新作业形式,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不要一味地注重最终的成果,以保证学生作业质量为主布置多样化的作业。

1 双减政策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依据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教学思路,加强对多元作业布置的重视程度,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明确作业布置的要求。在作业布置之前,谨慎的对待学生的作业思维,达到良好的检验效果。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自身的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达到有效的互动效果,教师在其中要把握主要的教学机会,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而不断的努力,使多元作业布置效果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的有效解读,更加关注学生在做作业时的感情以及表现形式等等,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的指导思想,真正的降低学生做作业的负担,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而不断的进步[1]。

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品质的有效培育,例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做作业时能够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真正地体现多元作业的布置价值。同时在为学生布置对应的课后作业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思路。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更好地把握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调查和探索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当前的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为学生下发不同的作业,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锻炼自身的各项学习能力,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在为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地搜索和课本内容相关的信息,也要突出作业布置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探究出问题的最终答案。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内和课后之间的相互联动,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信息中逐渐的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精心的编制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 双减政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

2.1 布置趣味化的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好奇心较重,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影响,凸显趣味化作业布置的思路,丰富学生当前的做作业情感[2]。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为学生讲解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绘制比例图的方式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要学生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锻炼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

2.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以双减视角下为学生布置作业时,需要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形成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培育,满足新时期下对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要求,并且教师要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克服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各项难题,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3]。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为学生讲解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练习题中找出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解答之后,自主性的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是不限的,只要学生做探究的内容能够符合解决问题的思维就可以了。在学生完成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在班级中介绍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做作业中有丰富的感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多元化作业选择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有序地组织好不同的教学模块,让学生灵活的挑选对应的作业内容来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差异以及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作业内容,以多元化思路为主要的基础创新作业布置形式,使每个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努力,保证作业布置的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学生在之前学习时已经掌握了分数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布置多样化的作业,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类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作业内容可以如下:1.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中的知识总结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整数有什么样的区别?2.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能够体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试着推断一下,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为学生布置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性的选择对应的作业来进行有效的探究。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的探究出问题的最终答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在综合探究中有所锻炼,彰显作业本身的作用。

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视角下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把握作业布置的核心内容之后,再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构建多元型的作业布置形式,让学生灵活地选择自己最为感兴趣的作业内容来巩固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逐渐地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魏玉雷.“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39):35-36.

[2] 涂登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互动软件,2021(6):2111-2112.

[3] 李国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J].互动软件,2021(6):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