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王天威
420205198810115713
引言:
智能建造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产物,以其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为解决复杂结构施工中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BIM 技术能够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为复杂结构施工提供精确的三维模型与数据支持;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机器人技术能够替代人工完成繁重、危险的施工任务,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大数据技术则能够通过对施工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复杂结构施工的特点与挑战
1. 复杂结构施工的定义与分类
复杂结构施工涵盖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及异形结构等,因其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需特殊技术与管理方法。高层建筑面临高空作业、垂直运输等挑战;大跨度结构如体育馆、展览馆,则要求施工技术与材料性能卓越;异形结构则因其形状特殊、功能要求高,需定制化施工方案与精细化工艺。
2. 复杂结构施工的特点
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安全管理复杂以及施工周期长是复杂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这类施工往往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对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水平提出了高标准。同时,由于结构复杂,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众多技术难题,如结构稳定性分析、施工变形控制等。此外,施工过程中的高空作业、大型机械操作等危险因素也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需要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最后,由于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复杂结构施工往往耗时较长,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复杂结构施工面临的挑战
复杂结构施工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创新以应对技术难题、多工种协同作业下的施工组织难题、安全隐患与风险并存的安全管理挑战,以及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的成本控制问题。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安全管理,并注重成本控制,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智能建造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1. BIM 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模、模拟、优化等方面。首先,BIM 技术通过创建精确的三维建筑模型,实现了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在复杂结构施工中,BIM 模型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预见施工难点,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其次,BIM 技术能够进行施工模拟,通过模拟施工过程,预测施工变形、应力分布等情况,为施工顺序的优化、临时支撑的设置等提供科学依据。此外,BIM 技术还能够实现设计变更的快速响应,减少因设计变更导致的返工和浪费,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总的来说,BIM 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设计变更、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物联网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施工监测、设备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首先,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参数,以及结构应力、变形等施工状态,为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其次,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实现对施工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用于人员管理,通过智能门禁、定位系统等手段,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监控和高效调度。这些应用显著提高了复杂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能力。
3. 机器人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机器人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焊接、喷涂、搬运等多种任务。首先,焊接机器人在复杂结构施工中能够完成高精度、高质量的焊接作业,减少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喷涂机器人则能够实现均匀、高效的喷涂作业,提高涂装效率和质量。此外,搬运机器人能够替代人工进行重物搬运等危险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4. 大数据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复杂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施工数据分析、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首先,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包括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施工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大数据技术还能够用于风险管理,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预测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为施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些应用显著提高了复杂结构施工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三、案例分析
1. 案例选择依据与背景
以京雄城际铁路为例,因其复杂结构施工代表性及智能建造技术广泛应用。
京雄城际作为京雄重要交通干线,施工包含特大桥、隧道等复杂结构。项目积极探索智能建造技术,为复杂施工提供新方案与参考。
京雄城际铁路的施工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桥梁结构复杂,特别是雄安特大桥的七线并行段,线间距小、设计边界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二是隧道施工复杂,如机场 2 号隧道出口的路隧过渡段,施工和系统排水设计均非常复杂;三是站场咽喉区道岔梁多且布置困难,需要精确的施工控制和协同作业。
2. 智能建造技术在案例中的应用情况
在京雄城际铁路施工中,智能建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BIM 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场景,支持施工方案制定,模拟复杂结构,优化施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施工环境,控制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安全性。机器人技术用于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施工数据,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案例效果评估
京雄城际铁路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上取得显著成效。施工效率显著提升,BIM 技术减少调整和重复工作,物联网技术提高可控性和安全性,缩短周期。施工成本有效控制,BIM 减少变更和返工,物联网提升设备利用率和安全性,机器人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和人为差错。施工安全得到保障,智能监控和物联网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危险作业,降低安全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于复杂结构施工,包括 BIM 建模、模拟、优化,物联网监测、设备控制,机器人自动化施工,及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这些技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保障了安全。京雄城际铁路等案例验证了其效果,为未来工程提供经验。展望未来,智能建造技术将在政策、技术、市场推动下,实现更广泛应用和深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祥 . 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房地产世界 ,2023,(21):133-135.
[2] 刘聪 . 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逻辑与发展趋势——评《智能建造概论》[J].中国高校科技 ,2023,(10):110-111.
[3] 郭星星 . 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四川建材 ,2023,49(10):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