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刘孟雪

济南市济阳区崔寨街道办事处萃清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重点。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简述了情境教学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因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教学形式落后,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与老师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平衡,造成了课堂互动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理想。情境教学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小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感受到了文章的深刻内涵,使他们掌握了小学语文课本的知识性内容,并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美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分析”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策略,它注重以情境建构为基础,把特定的教学内容与辅助情境素材、活动、项目等有机衔接,使学生在情境的驱使下实现学习兴趣激发,认知潜能挖掘,综合素养培养。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需求,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1]。

1.1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情景教育法,是指运用生活实物、媒介资源、直观现象等,适度地投入到学生认知视域中,构建认知生态,强化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激发其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在情境的刺激、引导、激发的基础上,使学生在主动的参与和深刻的感知中逐渐地发生认知的转变,从而通过多元视觉使学生感知语文的魅力,为语文内涵的领悟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情境教学”也是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实践成果,为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2 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注重以形象、立体、生动的认知环境为依托,通过教师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循序性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情景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趣味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既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又切合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对于做好语文教学模式转型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小学生因为其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点,很容易在各种情境的引导下获得知识性的吸收。同时,把情境教学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认知能力,也必然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得到提高[2]。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 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不断地创新

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文字知识不再单调,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材中各角色的内心思维变化。教师要对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地反思,并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地创新,创造出具有较大吸引力的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给学生创造教学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给他们创造一个故事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在教学中,老师也能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对课本的认识。只有在创设情境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2.2 结合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

语文知识的学习,对缺乏人生阅历的小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语文教师在创设情景教学时,要把它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只有用心去学,才能合理地解释人生中的某些事,人生价值才能不断地提高。

举例来说,当学生学习《传统节日》的时候,学习有关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知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对话的环境,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想象,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例如,老师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体验过哪些传统的节日,以及他们的饮食习俗。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为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自己对许多传统的节日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他们对传统节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 巧妙使用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器材,通过录像、图像等方式再现当时的情景。在老师的指导和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猴王出世》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话,学生就很难领略课文中故事亮点,老师的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程度较高,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对动漫的喜爱,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猴王降生》的动画。当学生被动画中的动态画面和动听的音乐所深深吸引时,就会完全沉浸在教学情境和内容当中。通过看动画片,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讲解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面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学校和老师都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运用“表演情境”和“实物情境”等方法来创造一个较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教师进行互动,并使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交流,以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31-33.

[2] 马换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2(21):87-90.

[3] 王海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3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