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引导,自然成长
沈丽
萧山区瓜沥镇幼儿园名港城园区 浙江 杭州 311241
摘要:现行教育政策主张自主化教育,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从幼儿角度出发,结合成长特点和认知能力角度,构建多样化教学活动从自然成长理念方面分析,让幼儿能够沉浸在自由、开放、愉快的氛围下,才能促进乐观成长。自主化游戏活动是目前幼儿园主要教学形式,结合自主化教学活动特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改变被动游戏思想,激发幼儿潜能,才能促进心智有效开发,在语言互动和体能实践中,不断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利用自主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园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自主游戏;幼儿园;活动创设
前言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构建教学游戏要时刻围绕幼儿开展思考,结合幼儿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总结已有的教学经验,不断突破传统思维,为幼儿制定自然成长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勇于表达内心。合理运用室内外环境资源,搭建互动化、自主化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概念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参与活动中,与幼儿平等交流,开放性引导,锻炼幼儿语言和行为能力,才能发挥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在新的时期,要不断思考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关注幼儿身心成长,才能制定更为受欢迎的教学活动。
1 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创设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认知
构建自主游戏很多教师会发现,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取得教学效果与普通游戏并没有明显差异,导致对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逐渐失去兴趣。其实很多幼儿教师自身对自主游戏活动的形式和制定要求并没有准确的认知,只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获得自由,并没有从幼儿获得的知识量和个人能力锻炼等角度进行总结。自主游戏并不是没有设限的自由大闹,而是需要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注重启发式教师,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对某一项游戏的要求和要完成的游戏任务,产生自主认知和见解,从而培养各项能力。但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导致自主游戏变成了自由玩耍。
1.2 场地利用不合理
每个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和占地空间有所差异,游戏活动要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构建,需要融合室内外不同环境思考,才能制定出具有启发性作用的游戏环节。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不够成熟,在游戏当中分析游戏要求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导致幼儿在成长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教师的教育思想。另外很多教师在场地利用方面,更加倾向于室内,原因在于室内道具较多,便于营造环境,安全性高便于管理,室外活动逐渐减少,达不到促使幼儿身心自由成长的目的。
1.3 幼儿行为被动
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构建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意愿并没有被关注,活动中教师只注重教学活动流程是否完美完成。每一项游戏活动从参与,到下达要求,再到学生互动中的表现,每一项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完成的,对学生的行为设置诸多限制,并没有体现出“自由”的特点,这样游戏活动环境,幼儿的思想变的被动,久而久之很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变得不自信,参与不同的活动时都要看着老师的表情,才能决定怎样活动,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中比较常见,但是对幼儿的成长会产生不利影响。
1.4 缺少游戏素材
每一项自主游戏活动的创设,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理念思考活动的主题,然后还要利用当前教学资源进行活动材料的准备。在此期间一些教师为了顺利让游戏活动开展,在资料选用时并没有严格要求,制定的活动场景差强人意,并没有尊重和思考幼儿的感受,导致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并没有融入到主题活动中,积极性会受到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游戏环境的营造会直接影响游戏产生的影响力,活动中缺少合理素材的投放,资源短缺,忽视幼儿成长特点,都是自主游戏活动创设中典型的问题。
2 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营造积极自主游戏环境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创设,对幼儿的身心成长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立足于当前教学资源的整合角度进行分析,科学运用室外环境打造多样化自主游戏活动主题,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主要倡导在自然条件下,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安好和好奇心,自主选择要参与的游戏活动,并在通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下,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促进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现象力、创造力发挥[1]。所以游戏创建之初,教师要对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和幼儿的成长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以参与游戏为活动原则,激发积极性和创作性为活动切入点,达到自由成长和身心满足为活动目标。在环境运用方面,教师要思考传统室内活动存在的弊端,比如范围小,幼儿活动不充分,教师可以结合室内外环境共同创设。比如天气允许,教师可以与幼儿沟通自己习惯的室外游戏活动,并结合现有的场地进行充分利用。可以“玩老鹰抓小鸡”“沙堆寻宝”“小小建筑师”“劳动最光荣”等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搭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自由、开放的氛围影响幼儿身心。
2.2 善于观察加强师生交流
幼儿的成长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在家庭中也备受保护,很多幼儿在幼儿园中会表现的比较自我,在参与游戏时也比较被动,过于在乎游戏的输赢。幼儿园既是培养幼儿行为能力的场所,同时也是思想启蒙和素质教育的摇篮[2]。教师要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不断丰富游戏活动形式,从中深化师生沟通教学的内容,利用幼儿感兴趣的额游戏内容,指导幼儿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客观的看待游戏的结果,并勇于参与自己并不了解的游戏领域,才能活动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教师可以构建“抓珠子”“剪纸”“蹦床”“淘气堡”“玩积木”游戏内容,设定游戏的要求,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比如一些幼儿想尝试所有的游戏活动,但是很短的时间就失去兴趣,没长性。一些幼儿只喜欢玩一项游戏,但是游戏环境受到影响时,负面情绪很容易爆发。还有一些幼儿并不主动参与游戏,只有教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才能勉强参与,但是适应了不同游戏的环境之后,就会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针对不同的幼儿特点,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参与游戏活动中,与幼儿加强互动,引导幼儿尝试从一而终的参与整套游戏流程,这样才能感受不同游戏的乐趣。结合不同性格的幼儿,教师可以边交流,边向幼儿讲解游戏互动的重要性,让部分幼儿能够主动与其他幼儿配合参与游戏,享受互动的乐趣,帮助幼儿建立交流的勇气。自主游戏虽然是幼儿自由选择的,但是教师还要注重教育价值的体现,只有强化师生沟通交流传递思想,才能促进自主游戏活动的有效建立,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2.3 自然成长丰富社会实践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的改革发展,幼儿园时期的教育理念也要逐步创新,结合幼儿的成长经历,在创新构建教学模式时,教师要从自然成长角度出发,避免教师的思想严重阻碍幼儿的自主化发挥,影响心态和实践能力。传统教育阶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创设,仅限于校园内,为了凸显自主教育的特色,培养幼儿实践能力,教师在构建创新化自主游戏内容时,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其中,共同研究自主游戏活动流程[3]。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自主游戏的创设特点思考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局限性,比如主题活动的场景和元素比较片面,素材较少。其次要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分析,很多幼儿都习惯坐享其成的游戏活动,比如还介绍,活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活动内容等。针对不同的幼儿特点和成长规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生活,结合生活元素,构建实践游戏活动,参与到游戏创设环节当中。比如加工不同的游戏素材,或者带领幼儿走进不同的活动场所,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在去收集不同的游戏道具或者思考游戏主题时,幼儿的现象力会更丰富,从而促进幼儿享受自主游戏活动准备工作的乐趣,丰富成长经历对幼儿的身心发挥会起到长远的影响。
结论
总而言之,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幼儿有效配合,制定每一项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思想和方法都要不断创新,结合信息化、生活化、自主化思维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游戏乐趣。构建开放化教学环境,注重幼儿在自然条件下自由成长,以激发幼儿主动性作为教育目标,创新思考自主游戏活动开展的实际环境,明确教学目标,带动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层次。3-6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限,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游戏化流程,只有让幼儿多接触、多实践才能积累更多经验,在游戏中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促进性格和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唐李佩.在自主游戏中探索成长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实践侧记[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2(12):41-42.
[2] 刘佳.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分享环节的教育探析[J].新智慧,2022(35):40-42.
[3] 王佳瑶.安吉游戏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模式思考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30):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