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

蒋红梅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重庆潼南 40266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地位愈发重要,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主动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原则,其次针对教学问题,探究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化学探索兴趣;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设置科学合理的化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策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在高中化学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将核心素养教育贯穿至课堂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观念和化学探索精神。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师教育思想落后,教学策略、手段单一。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高中化学教师要始终树立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原则

(一)学生本位原则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生本位的高效课堂,摒弃以往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角度,挑选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全新的学习需求。比如,针对学生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欠缺问题,教师可引入更多实际案例,通过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意识。

(二)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从宏观角度出发,从学科知识整体结构层面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在课堂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入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拓宽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从同一案例剖析出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三)创新性原则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坚持创新性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出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等,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确保整个研学活动都包含核心素养元素,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化学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步和重要环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趣味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培养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化学能与热能”这一内容时,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实验教学情境,播放相关实验视频,通过盐酸与镁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得知可产生氯化镁和氢气,让学生体会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重要含义,为接下来的化学探究奠定科学思维,起到良好的课前导入效果。通故创设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提前感知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1]。

(二)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化学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构建高效课堂,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与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从化学一般现象和一般规律中总结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细节进行梳理,鼓励学生辩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三)设置科学合理的化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观念和化学思维,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化学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思维思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现象。为此,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问题,以问题为指引,驱动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授“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围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如下问题:“环境污染分为几类?人类活动污染又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以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2],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单元内容。同时,以环境污染为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四)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为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深入解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标准,以便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3]。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学探究,推断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借助问题、任务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永.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4,(26):95-97.

[2]李枝青.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12):22-24.

[3]马慧清.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高中数理化,2023,(S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