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马凤龙
白城中心医院麻醉科 吉林白城 137000
剖宫产是产科处理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如妊高症、前置胎盘等)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障母婴安全、提升分娩成功率的关键 [1]。而麻醉技术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实现无痛分娩的重要技术支撑。合适的麻醉方式能够减轻产妇痛苦,维持麻醉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传统的硬膜外麻醉在产科极为常用,但存在麻醉效果不稳、起效速度缓慢等问题,腰麻全称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其将局麻药物注入产妇蛛网膜下腔,药物直接作用于该区域的脊神经根,产生短暂的阻断信号,从而达成腹腔及以下区域的麻醉效果,两种麻醉方式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强麻醉效果,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2]。本文以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0 名产妇为观察对象,分析腰麻 + 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医院产科选取 40 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入组,病历选取时间段为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3 月,依据麻醉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平均20,对照组:产妇25-36 岁,平均( 31.15±1.24 ),孕周 37-41,均值( 38.46±1.50 );研究组:产妇 24-35 岁,平均( 31.23±1.31 ),孕周 38-40,均值( 38.57±1.42 ),比对以上产妇资料 P>0.05 。
1.2 方法
在麻醉开始前,肌肉注射 0.1 克苯巴比妥钠,并持续吸氧,同时开放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指脉氧、心率等状况。对照组:实施常规硬膜外麻醉,首先确定局麻药物注射的穿刺点,即 L2~L3 椎间隙,随后再置入 3cm 导管,协助产妇调整为平卧位,注入上海朝晖药业公司生产的利多卡因(20mL/0.4g ,批准文号 H31021071) 3mL ,观察 8-10 分钟无异常后追加 0.75% 罗哌卡因( 75mg ,广东华润顺峰药业公司,批准文号H20050325)5~10 毫升,理想目标为痛觉阻滞控制在 T7 水平,术中按需补充药量。
研究组:实施腰麻 + 硬膜外联合麻醉,具体如下: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头,确定硬膜外的穿刺间隙(L2~L3 椎体),成功穿透蛛网膜后缓慢推注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31021919, 2mL/15mg )等比重液约 1.8~2 毫升,配比如下:取 2mL 浓度 0.75% 的布比卡因 +1mL 脑脊液稀释,注意控制注射速度,同时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调整手术床使产妇平卧,维持阻滞平面在 T7 水平,根据产妇的麻醉情况,必要时追加 2% 利多卡因,单次剂量约为 3 毫升。剖宫产操作结束后留置导尿管,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剂量为10 单位,同时监测术后产妇的心率、血压,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指标,予以早期科学处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 2 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包含麻醉起效、苏醒时间、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等;观察记录 2 组血流动力指标,包含心率、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为本研究数据分析工具,计量数据以表示,t 检验;计数数据 [(n) %] 表示,X2 检查; P<0.05 ,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麻醉效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苏醒时间、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等参数较对照组更低( P<0.05 ),见表。
表1 麻醉效果对比( )

2.2 对比血流动力指标
研究组麻醉苏醒后各项血流动力指标较对照组更平稳,P<0.05 ,见表。
表2 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中剖宫产手术的使用率逐年递增,与社会观念的转变、高龄产妇例数增多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当前现代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剖宫产手术的安全系数持续升高,但对于剖宫麻醉方式的选择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硬膜外麻醉以其操作简便、麻醉花费低廉等优势得到临床的一致认可,但该项技术对骨盆神经丛的阻滞效果较为有限,麻醉起效时间较长,整体麻醉效果欠佳 [3]。联合麻醉(腰麻 + 硬膜外)则能克服传统单一硬膜外麻醉的不足,使麻醉起效更加迅速,在低剂量药物基础上实现稳定的麻醉效果。文中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麻醉起效、苏醒时间、药物用量和术中出血量等参数较对照组更低 P<0.05 ,分析该结果,对于产妇而言,麻醉剂量得到控制、起效和苏醒时间均缩短,术中的出血量会相应减少。同时研究组麻醉苏醒后心率、血压、动脉压等血流动力指标也更加稳定,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因麻醉所导致的血流动力波动,从长远来看,能够为产妇术后机体恢复创造一定有利条件,对于保障分娩安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
综上所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式联合应用,能够优化整体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禾 , 涂英兵 , 袁娟 , 等 . 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32(09):2085- 2089.
[2] 郭红利 , 王晓凤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8(26):69- 72.
[3] 计成忠 , 舒波 , 王文霞 . 剖宫产术不同体位穿刺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及对新生儿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31(05):1082- 1086.
[4] 王敏 . 硬膜外麻醉联合腰麻及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49(05):881- 884.
[5] 王云 , 刘娟 , 田伟 .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与血流动力学分析 [J]. 系统医学 ,2022,7(19):79-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