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厂冷却塔噪声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

李亚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保要求日益提升,在此情形下,噪声污染渐渐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噪声既会影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又会给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在电力行业当中,冷却塔是火电厂关键的降温设备,它在运行时会产生诸多落水噪声,这明显改变了厂界及其周边区域的声学环境。

1 冷却塔及其噪声现状

某发电厂装有 2 台 660MW 机组,配有两座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每个冷却塔的淋水面积均为 10000 平方米,塔体属于典型的双曲线结构,内部用的是玻璃钢挡水板以及聚氯乙烯填料。冷却塔的循环水量可达到7.2×10 ⁴ m³/h,淋水密度为7.3m³/h·m²落差大约是 12 米,冷却塔距离最近的居民区大约 140 米。 实测数据显示,冷却塔下部白天噪声约为 84 ~ 86dB(A),在居民区位置白天噪声约为 65dB(A),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界需符合Ⅲ类功能区标准 ( 昼间 ⩽ 65dB(A),夜间≤ 55dB(A)),居民区则需符合Ⅱ类标准 ( 昼间≤ 60dB(A),夜间≤ 50dB(A)),因为冷却塔昼夜运行状态差别不大,所以噪声排放常常在夜间超标现象更为严重,显然,这家电厂冷却塔的噪声值大多超出国家标准,给周边居民区带来明显的环境影响,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两座冷却塔距居民区约 140 米,冷却塔下部白天噪声约为84dB(A) - 86dB(A),距离冷却塔 140 米处居民聚集区的白天噪声约为 65dB(A)。

2 冷却塔噪声测量

冷却塔运行时会产生的噪声包含循环水泵噪声,塔体结构噪声,水流噪声以及落水噪声等,其中落水噪声对厂界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其所占的声能量比例较高,所以本研究把它当作重点监测对象,如果想要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噪声测量就用AWA6270 + 型频谱分析仪,这个仪器在做检测之前先经过标准声校准,它的采样间隔是 0.1 秒,而且要记录 1 分钟的等效 A 声级,这样做可以减轻瞬态干扰给结果带来的影响,在测量的时候机组运行很稳定,气象状况也好,没有雨雪或者强风这样的天气,从而防止外部不良因素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 测点的布置按照厂界以及居民区敏感点的原则来执行,测点 1 到 4 分别设置在靠近东厂界的不同地方,它们距离 1 号冷却塔的距离依次为 90 米,100 米,120 米和130 米,这些测点用来显示噪声在厂区内部的衰减状况。测点 5 位于距离冷却塔大约 140 米的地方,属于居民区范围,这个测点用以考察噪声给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各个测点都要安排在距离地面 1.5 米的高度上,以此模仿人体接收到声音的位置,而且,为了剖析落水噪声的强度大小,又专门设置了一个测点,该点设立在冷却塔进风口外侧 1 米之处,其测量高度也是 1.5 米。 频谱分析包含63Hz 到 8kHz 这 8 个中心频带,如此一来就能全方位表现噪声的频谱特点。

3 计算模型及方法

本研究要精准考量自然通风冷却塔噪声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于是利用 Cadna/A 噪声预测与模拟软件创建计算模型,此软件

常被用于工业噪声,交通噪声以及城市综合噪声的研究当中,可以针对声源,流传途径以及受声点实施系统建模和计算。在形成模型时,研究对象是某电厂的两座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还有其周围的厂房以及距离 140 米远的居民住宅区,冷却塔主要的噪声源是落水噪声,这种噪声经由底部进风口向四面扩散,为了方便模拟,把冷却塔的进风口简化成环形声源边界,并用软件里的 Cylinder 模块执行几何建模。 声源输入方式选定 Spectrum 模式,按照现场实测频谱数据换算成单位面积声功率级,经模拟计算得出,冷却塔进风口 1 米处,距地面 1.5 米的声压级为 85.3dB(A),这与实测值相符合,表明建模较为合理。关于流传路径的设置,模型充分考虑了建筑物的反射,遮挡效应以及地形对声波的影响,厂区建筑物的高度和材质得以真实再现,并赋予对应的声学反射参数;而且,模拟区域设有局部 2 米起伏等高线,以此体现地势对声波流传的阻碍作用。

4 冷却塔降噪措施

自然通风冷却塔运行时存在噪声超标现象,单一治理手段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厂界及居民区噪声排放标准,本研究提出“降噪网 + 声屏障”联合降噪方案,从源头控制和流传路径削减两个方面共同治理,以此达成综合降噪的目的,第一,在噪声源治理上,落水噪声是冷却塔主要的噪声来源,其产生原理在于水滴从填料层下方自由落下时,动能与势能在接触水面的一刹那转变成冲击能量,并引发噪声,为了减轻水滴入水时的冲击,本研究利用了专门的降噪网技术,在冷却塔底部集水池上方设立两层网状结构,这两层网的总面积约为 23000 平方米,两层网之间的距离为 70 厘米,降噪网用低密度聚乙烯绳制成,并经由钢丝绳和外围支撑加以加固,形成起一个整体受力的框架。 水滴撞击降噪网的时候,部分动能会被损耗掉,而且会因为受到切应力的作用而分裂成更小的水滴,这样就能减小终端速度和入水动量,大幅缩减噪声的产生量,这种方法既可以径直减小声源的强度,又具备安装简单,结构稳固,保养便捷等长处,在噪声流传途径的治理方面,设置声屏障可以有效地阻隔直达声的辐射,本研究采用直立式声屏障,其设计高度为 5 米,总长度达 140 米,被安排在距离冷却塔进风口大约 3 米的地方,声屏障包含钢结构框架,橡胶密封件,复合吸隔声板以及混凝土基础这些部分。

结束语

研究表明,火电厂冷却塔采用声屏障与降噪网联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落水噪声,使得厂界和居民区的噪声值均符合国家标准,从而改良周边的声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沛瑶 , 段宇建 , 张妍 , 等 . 基于 PDCA 循环理论对电厂冷却塔噪声治理技术研究 [J]. 科技风 ,2021(36):3.

[2] 熊宏亮 . 电厂冷却塔噪声控制及环境影响研究—以黄台电厂 350MW 机组新建冷却塔为例 [D]. 山东大学 ,2012.DOI:10.7666/d.y2183170.

[3] 张 晓 杰 . 大 型 燃 气 电 厂 噪 声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探讨 [J]. 电 力 科 技 与 环 保 ,2013(4):2.DOI:10.3969/j.issn.1674-8069.2013.0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