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建引领下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徐杰
新疆路桥南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844000
在从严治党到基层和各领域的过程中,企业党建工作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提升,它在引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更明显。廉洁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以党建工作为引导,能利用党组织的组织、思想和群众优势,把廉洁理念放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建立监督平台等方法,建立完整的廉洁文化体系,帮助企业抵抗不良风气,形成好的内部发展环境,为企业长远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
一、廉洁文化内涵
企业廉洁文化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精神内容,是组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廉洁价值观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系统。其本质是对权力运行范围的合理调整,通过把道德约束放进制度框架,让组织效率和公平正义结合起来。这种文化不是简单的道德教育,也不是死板的制度拼凑,而是把对人性的好坏的认识变成可以操作的管理方式,在权力与责任、利益与道德的矛盾中建立动态平衡 [1]。
从价值方面看,企业廉洁文化是组织成员对“公私界限”的共同认识。它要求权力行使者不考虑个人利益,把组织目标放在个人得失前面,通过建立“权力 - 责任”对应机制,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透明问题。这种价值观念不仅影响决策者的道德判断标准,还通过制度化的利益冲突回避规定,把廉洁从个人品德变成组织强制要求,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治理体系。
从发展角度看,企业廉洁文化是组织持续竞争力的来源。在利益多样的时代,廉洁文化通过建立共同价值标准,把分散的个人行为导向组织战略目标。它包含的契约精神与法治思维,能有效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廉洁成为组织的一部分时,企业就获得了应对市场变化与道德风险的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形成特别优势。这种文化力量最终会变成市场认可的品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提高。
二、企业党建引领下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路径
(一)党建牵头建企业廉洁教育小组
新时代企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党建工作是统筹企业政治方向与合规经营的核心枢纽,其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组织优势需通过实体化运作载体转化为实践效能。构建系统化廉洁教育体系,要依托党建引领组建专业化企业廉洁教育小组,明确组织架构、细化职能分工、建立运行机制,推动廉洁教育从“零散推进”转为“体系化落地”。
组织架构设计上,廉洁教育小组遵循“全域覆盖、专业协同”原则,成员突破单一部门局限,整合党建、业务条线党员骨干、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的力量,形成“决策- 执行- 监督- 反馈”闭环协作网络。党建部门任组长单位,负责制定规划与调配资源;业务条线党员代表提供场景化教育需求清单;纪检监察专员提供专业支撑;职工代表反馈基层教育成效 [2]。
运行机制方面,建立定期议事、动态调整、复盘评估三维管理模式。每月开跨部门联席会,同步进度与风险变化;每季度结合企业战略调整更新教育重点;每年引入第三方评估或开展内部测评,量化评估,形成持续改进闭环,确保小组高效运转。
(二)依托党建课开展廉洁案例教学
党建课是企业党员政治教育核心载体,创新其教学模式是提升廉洁文化穿透力的关键。在传统理论讲授基础上,构建案例驱动、情景赋能、知行合一廉洁案例教学体系,将廉洁理念具象化,实现教育效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的跃迁。
在案例资源体系建设方面,遵循典型性、关联性、时效性三大原则。一方面,建立“中央 - 行业 - 企业”三级案例库,筛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国企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收集同行业近 3 年违规案例并梳理共性风险点,挖掘企业内部廉洁标兵事迹与轻微违规整改案例,形成双向案例矩阵。
教学实施创新沉浸式 + 互动式方法。党建课设置案例研讨工作坊,采用“情景还原 + 角色扮演”模式,让党员在虚拟场景处理廉洁风险事件;引入“案例复盘会”,邀请专业人员对违纪行为分析,引导党员绘制“廉洁风险地图”,将警示转化为防控行动。此外,建立教学-考核 - 应用联动机制,将党员在案例研讨等方面的表现纳入党建课学分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岗位晋升挂钩,避免案例教学形式化。
(三)党建监督设廉洁问题反馈通道
党建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核心,其效能发挥依赖便捷化、透明化、闭环化廉洁问题反馈通道建设。数字化转型下,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多渠道受理、全流程管控、立体化反馈机制,打破监督壁垒,确保职工反映的廉洁问题“有处说、有人管、有结果”。
线上反馈平台突出“便捷性 + 安全性”。依托企业 OA 系统等搭建一体化反馈专区,设“匿名反馈”与“实名反馈”双通道。匿名反馈用区块链技术加密存储信息,仅特定人员可查看;实名反馈建立全流程跟踪机制,反馈人可查进度,受理部门 24 小时内发回执。同时,对反馈问题标签化分类,配备智能客服,复杂问题转业务部门限时处理,提升响应效率。
线下反馈渠道强化“零距离 + 常态化”。在办公区等场所设“廉洁意见箱”,采用人脸识别或双人开箱制度,每周联合开箱;建立“党建干部下基层”机制,每月开展“廉洁座谈”;在职工代表大会等会议增设“廉洁问题质询环节”,形成公开透明监督氛围[3]。
问题处置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建立“反馈问题台账”,对问题编号管理、责任到人、时限管控,明确办结时限。核查结束后,向实名反馈人书面告知结果,对匿名反馈共性问题公开整改情况。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机制,每月抽查已办结问题,防止“问题反弹”,让反馈通道成为党建监督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三、结语
以企业党建为统领的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通过组织架构的优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监督机制的健全,建构起系统化和动态化治理体系。这一做法既深化了党建和业务融合治理效能,又在权力约束,价值塑造和风险防控等维度上产生协同效应,给现代企业治理带来兼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中国方案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所特有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段莉 . 党建引领下的廉洁文化建设创新实践 [N]. 市场信息报 ,2025-07-21(013).
[2] 杨莹萱 , 白清平 . 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引领的路径选择 [J].中外企业文化 ,2024,(10):129-131.
[3] 刘艺 .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涵养企业清风正气 [J]. 城市公共交通 ,2024,(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