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的研究
田雪
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一、问题的提出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作为教学的核心载体,其革新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材在内容更新速度、实践教学融合及个性化教学支持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难以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建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预决算编制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肩负着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使命。当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教材未能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特点。在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新教材既要保留重要理论知识,又要适应教育发展要求进行更新。传统教材与学校实际使用情况结合时,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教材育人功能发掘不足
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不够深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造价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岗位操作要点及技术技能,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大部分教材虽融入了标准化理念,但对小组协作的团队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解决问题的钻研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较少,在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外的扩展任务训练。
(二)教材内容滞后,时效性弱
目前使用的传统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与实际项目脱节、缺乏实际指导等问题。《吉林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吉林省装饰工程计价定额》等相关标准每隔若干年的修订,传统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漫长周期,导致学生所学技能和技术难以及时更新。2024 年 3月吉林省新版《定额》发布后,若不及时将新内容编入教材指导课堂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将滞后于行业发展,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三)教材内容与工作不对接,实践性缺乏,产教融合差
许多教材仍以理论知识体系架构,编写过程中缺乏建筑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参与,选题脱离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导致教材内容死板、教条,偏重理论,贴近工作实际的实训内容较少。《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编写时一般选用本地区计价定额,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很难找到以本省定额编制的教材。以吉林省为例,教师根本无法选到以本地区定额编制的教材,这使得教学无法准确与本地区实际工作对接。
二、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状况述评
活页式教材开发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和特点,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思路的创新性改革举措。在国内,活页式教材的研究、开发、推广和使用虽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处于需要长期改进和摸索的初级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提倡职业院校采用工作手册式的新型活页式教材,贴近岗位操作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已成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产教融合,侧重岗位能力培养
我校于 2023 年主导成立吉林智能建筑产业产教融合社区,并与广联达公司就吉林智能建筑现代产业学院签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校企合作协议,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行业企业一线需求为人才培养主要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要载体,开展行业企业技术革新工程。
(二)活页式教材的灵活性
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采用新颖模式,内容系统编排严格遵循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教师可基于教学任务灵活调整内容结构,开展项目教学、案例研讨等多样化教学活动。
(三)建设全面的教学资源库
活页式教材依托配套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新教材形式新颖、内容灵活的优势。
(四)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承担组织和领导职责。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学习契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需顺应教育变革,转型为学习引导者与督促者。
(五)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活页式教材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紧密围绕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过程和工程案例编写。这种面向实践的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夯实发展基础。
(六)推动教育改革
活页式教材的应用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打破了常规教材定式,推动教法创新、模式创新。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采用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新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探索活页式教材设计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活页式教材建设,使教材内容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能力相符,培养工程造价岗位基本功扎实、职业素养良好、能较好促进产教融合的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
(二)研究内容
活页式教材以培养产教一体化人才为基础,主要发展思路如下:
1. 校企合作,明确定位
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明确教材定位。
2. 明确主体,综合育人
使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对接,授课流程与企业工作流程相吻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做中学”“在实践中做中学”,为学生考取工程造价数字技能鉴定证书“1+X”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创新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程造价管理类专业课,秉承“就业导向、实践技能核心”的指导思想,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工程造价形成工作过程为主线的培养理念,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编写风格上形成以下创新:
1. 教学模式创新
采用“知识 + 实例 + 项目实践”的三维呈现方式,突破传统单一知识传授模式。从传统归纳分析转向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新型模式,在能力本位教学目标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实现“教、学、做”融会贯通。
2. 教材结构创新
教材附有学习提示、应用案例、项目案例、小结、作业随笔、题库,便于实际教学使用;为方便学生记录重要知识点。同时,注重活页式教材与数字化资源深度融合研究,提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材应用模式。
四、总结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活页式教材的革新并非单纯形式创新,而是职业教育回应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当教材能像建筑图纸一样随技术迭代不断“修订版本”,当课堂成为连接规范条文与施工现场的“活页枢纽”,职业教育培养“能工巧匠”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今后,随着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活页式教材需不断寻找“动态适配”与“系统构建”之间的平衡点,让知识传递与技能成长产生共振,为建设强国战略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 (GB/T50500-2024).
[2]2024 吉林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JLJD-JZ-2024).
[3]2024 吉林省装饰工程计价定额(JLJD-ZS-2024).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立项编号:LG2407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