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不动产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运用分析

作者

谢青峰

身份证号码:370304197810064418

引言

不动产测绘是指对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动产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等进行测量与绘图的专业活动,是不动产登记、产权管理的法定依据。传统不动产测绘主要依赖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采用人工操作、纸质记录的方式,存在作业效率低、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成果更新滞后等问题。

一、不动产测绘中主要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具体运用

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运用

GNSS 技术就是接收几颗卫星的信号完成对大地点的三维定位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主要体现在界址点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等方面。界址点测量,采用 GNSS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移动站接收机,当作业人员来到界址点停留 1-2 秒就可以得到坐标,测量完后,现场出具界址点坐标表,减少了过去人工记录、绘图的误差。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运用

GIS 技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依托,利用空间分析与显示功能对不动产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对不动产测绘成果处理、数据库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在测绘成果处理中,GIS 软件可对 GNSS、全站仪采集的界址点坐标、房屋轮廓等数据进行编辑、拓扑检查和地图整饰,生成标准化的地籍图、房产图。在不动产数据库建设中,GIS 技术可构建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实现对不动产单元的 “图、属、档” 一体化管理。

1.3 遥感技术(RS)的运用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航空航天器等平台获取地面物体的影像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速度快的特点,在不动产测绘中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违建监测等领域。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清晰识别耕地、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影像解译和实地验证,能够快速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与传统的野外调绘相比,遥感技术减少了外业工作量,提高了调查效率。在违建监测中,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可快速发现新增的违法建筑物。

1.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运用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对物体发射激光,获得该物体表面点云信息,并快速建立起物体三维模型,在诸如复杂建筑物的测绘领域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领域具有相当独特的优势。复杂建筑物测绘,在结构复杂、楼道曲折、梁柱纵横的商住楼、厂房等复杂建筑内部实施测量,传统的测绘方法很难获得建筑物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尺寸信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对建筑物的各个方向进行扫描,采集大量甚至达千万个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处理软件能够生成三维立体模型与剖视图,可以精准地提取出门窗所在位置、墙的厚度等结构数据信息,在不动产面积计算工作中,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不规则房屋的面积进行测算。

二、不动产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融合程度不足

各信息化测绘技术多独立应用,缺乏有效的融合协同。例如,GNSS 技术主要用于定位,RS 技术用于大范围影像获取,GIS 技术用于数据管理,但三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 “数据孤岛” 现象。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信息难以直接导入 GIS 数据库,需要人工处理,影响了工作效率。

2.2 标准规范不统一

目前,不动产测绘的信息化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采用的数据格

式、精度要求、成果表达方式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的地籍图采用地方坐标系,而全国不动产登记要求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导致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误差;不同软件生成的测绘成果兼容性差,影响了成果的共享利用。

2.3 专业人才短缺

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掌握测绘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技术、GIS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基层测绘人员多擅长传统测绘技能,对 GNSS、三维激光扫描等新技术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部分作业人员在使用 GNSS RTK 时,无法正确设置参数或处理信号干扰问题,导致测量精度下降。

2.4 数据安全风险凸显

信息化测绘成果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面临着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风险。不动产数据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如产权人信息、房屋位置等,一旦泄露可能引发隐私泄露或财产安全问题。测绘数据多通过网络传输和共享,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三、优化不动产测绘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应用的策略

3.1 推动技术融合与集成应用

构建 “GNSS+RS+GIS + 三维激光扫描” 的一体化技术体系,实现数据的无缝衔接与协同处理。例如,利用 RS 影像获取大范围的不动产轮廓信息,通过 GNSS 技术对关键界址点进行精确定位,将两者数据导入 GIS 平台进行整合,生成高精度的地籍图;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 GIS 结合,可构建不动产的三维信息模型,实现空间分析与可视化管理。

3.2 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加强不动产测绘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统一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精度要求和成果表达方式。例如,明确要求不动产测绘成果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统一使用 SHP、DXF 等通用数据格式;制定三维模型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成果具有可比性和兼容性。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测绘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一是开展在职培训,邀请技术专家讲解 GNSS、GIS、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操训练;二是与高校合作,在测绘工程专业增设信息化测绘课程,培养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应届毕业生;三是鼓励测绘人员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资格认证,如注册测绘师考试,以赛促学,提升专业素养。

结论

信息化测绘技术为不动产测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提升测绘精度、效率和成果应用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GNSS、GIS、RS、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运用,满足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需求。然而,当前技术应用中仍存在融合程度不足、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数据安全等问题,制约了信息化测绘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通过推动技术融合、完善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数据安全保障等策略,能够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 羽 . 不 动 产 测 绘 中 信 息 化 测 绘 技 术 运 用 分 析 [J]. 新 疆 有 色 金属,2025,48(03):51-52.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25.03.025.

[2] 陈文佳.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06):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