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孙翔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012072419

引言

住宅建筑工程与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其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当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粗放化问题,难以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注重目标分解、过程控制和责任落实,在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工程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 “精、准、细、严” 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强调通过明确目标、细化流程、精准控制和严格考核,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其核心在于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专人负责,避免模糊化和粗放化。从本质上看,精细化管理注重过程管控,主张将复杂的管理任务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步骤,通过对每个步骤的细致把控,减少资源浪费和效率损耗。它强调数据驱动与动态调整,通过实时掌握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及时优化策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精细化管理还倡导全员参与,要求从管理层到执行层都树立精细化意识,将精细化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1.2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与管理需求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工序繁杂、参与方多、周期较长的特点。从基础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到装饰装修,涉及钢筋、混凝土、水电安装等多个专业领域,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进度和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主体,协调难度较大。基于这些特点,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对管理有着特定需求。在质量方面,住宅直接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需严格把控每道工序的质量,避免出现结构安全隐患或使用功能缺陷。在进度方面,施工周期长易受天气、材料供应等因素影响,需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避免延误交房。在成本方面,材料、人工等费用占比较大,需通过精细化管控减少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在安全方面,施工现场人员密集、设备众多,需强化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管理现状概述

当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正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多数企业已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质量控制上,通过原材料检验、工序验收等环节,对工程质量进行初步把控;在进度管理上,采用横道图、网络图等工具制定施工计划;在安全管理上,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开展安全培训等。然而,整体管理水平仍处于中等阶段,部分企业虽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但实际执行中多停留在表面。例如,一些施工单位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方案,但在现场实施时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方案难以落地。同时,管理手段较为传统,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对施工过程中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不足,难以实现动态调整。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流程不细致,部分关键环节缺乏明确的操作标准,如材料进场验收仅进行外观检查,未按规范进行性能检测,易导致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责任划分模糊,多部门协作时易出现推诿现象,如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后,施工、监理等单位相互推卸责任,影响问题解决效率。过程管控不到位,对施工环节的监督流于形式,如隐蔽工程验收未严格执行三检制,留下质量隐患。人员意识薄弱,部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认为精细化管理增加工作量,执行时敷衍了事,导致管理措施难以落实。信息化水平低,信息传递滞后,各参与方之间数据共享不畅,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应用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管理的精细化应从图纸会审、方案策划、资源策划等方面予以考虑。对于图纸会审,要邀请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逐页分析图纸内容,细化图纸的细部构造、节点关系、管线等是否合理,避免后期施工出现矛盾问题和施工返工。施工方案策划要根据工程特点、条件制定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质量,例如在高层楼板的模板工程中要明确模板的材质、支撑体系的搭设工艺和顺序拆除方式、制订应急预案,预防可能的模板变形等问题。在资源策划中,应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考虑材料、设备和劳务数量等。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进场时间等,对施工单位的供方进行优选;对设备的采购要提前进行检查、调试,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3.2 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质量方面,精细化管理体现在整个施工过程的不同层面,包括过程质量控制方面、工作量计量、工作流程方面、工作分解方面、施工机械准备、分包工程管理等方面。过程质量控制方面,实行样板制管理,即将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制作样板并报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再开始大面积的分项工程施工工作。对每道工序要精心做好交底工作,对于前一工序的问题,在下一工序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在具体施工工序安排上,可以提前考虑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的难点和关键控制点,并结合工程施工进度、进度安排,强化这些施工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过程。以钢筋绑扎工程的控制为例,钢筋绑扎每根钢筋绑扎完成后,还要对钢筋规格、间距、锚固长度等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符合相关要求之后才允许进行浇筑混凝土,否则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精细化需要加强竣工资料管理、实体质量验收、质量问题整改。竣工资料做到按规范要求分类归档,资料齐全、准确、规范,包括施工台账、试验台账、验收台账等资料,每份资料要签字齐全、注明日期,能够追溯。实体质量检查要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对照设计图纸和验收标准逐项验收质量,如墙面平整度、地面空鼓、门窗安装的密封性等,对存在问题做好记录,对责任人、完成时间落实到位,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直至验收合格。竣工结算要精细审核工程量、单价等是否准确,做到结算金额与实际一致。

结语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是提升工程质量、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理论基础,把握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和管理需求,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晁 启 然 . 精 细 化 管 理 在 住 宅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居舍,2025,(22):150-153.

[2]樊磊.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居舍,2025,(19):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