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宣传画在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张育明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福建 漳州,363000

项目式学习是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的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是指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掌握知识技能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篇章。从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6 年,中国经历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的成就与失误交织阶段。宣传画作为特定时代的视觉载体,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印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结合项目式学习,通过探究宣传画的主题特点,既能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又能培养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本文以高中阶段学习要求为基础,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探讨宣传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

一、项目式学习设计

确定项目主题与学习目标需要基于以下两项原则:一是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学习是指向历史核心知识的,其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学生在项目成果展示中表现出他们的关键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项目主题的选取必须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基础,再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宜的项目内容,以此保证项目主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要贴合学生能力水平和志趣喜好。确定历史项目主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认知能力、学习水平以及志趣爱好等。主题难度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其次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基于以上两点原则,师生共同确定了本课主题为:“从宣传画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知识目标:掌握 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事件(如“三面红旗”、八字方针、科技成就等),理解宣传画与历史事件的关联;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宣传画的艺术特点(色彩、符号、构图等),提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历史解释;素养目标:培养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与成就;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素养。

二、设计核心问题与问题链

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核心问题的驱动,建构围绕课程主要内容的问题链,即一个核心问题再加上多个子问题,这样便于学生将庞杂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这些问题之间还需要具有层次性、逻辑性,便于引发学生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层层建构和历史思维的发展。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项目式学习的要求,本课在课程开展环节设计了“宣传画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历程与时代精神?”这一核心问题,在实践环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兴趣,结合典型宣传画与教材子目设计多个子问题,包括:问题1:宣传画中的符号与色彩隐含了哪些历史信息?(如“红太阳”象征毛主席的领导,“高炉”象征工业建设);问题 2:不同阶段的宣传画主题有何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如1956-1966 年强调建设热情,1960 年代调整后转向务实);问题 3:宣传画中的“成就”与“失误”如何平衡呈现?(如大跃进时期的浮夸与调整后的理性)等。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在项目式学习学习中,学生展示与评价环节,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展示项目成果,既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便于以此为依托进行教师、同伴之间的多元评价。学生在完成作品输出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转化,反映出学生对完成作品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情况。

在小组合作与探究活动环节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史料搜集与分类,合力搜集不同时期的宣传画(如《毛主席万岁》《十五年内超过英国》《工人新村》等),并按时间、主题分类整理,标注关键元素。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进一步探究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核,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宣传画的艺术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探讨其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例如:《十五年内超过英国》中的“赶超英国”标语与 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关联;《工人新村》描绘的新生活场景反映工业化与民生改善。

四、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反思

项目式学习对教师而言首先在专业知识、教学管理组织能力有提升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项目内容;同时密切观察、监督学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恰当评价。对学生而言更是大有助益,首先,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本课当中涉及诸多宣传画,这些内容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艺术分析与创作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其次,项目式学习方式能够深化核心素养要求,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能力的提升上成效明显。在小组协作过程中,组员间的沟通与分工能力也进一步深化,符合“做中学”理念。

当然项目式学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这就不可避免导致耗时较长,需合理规划课时,避免与常规教学冲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史料甄别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需区分宣传画的宣传性与历史客观性。第二,在评价方面,应坚持评价方式多元化:完善过程性评价细则,确保公平性与激励性。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真实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差异化表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2] 黄牧航.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类分层测评标准例析[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08).

[3] 《上海美术史大系 1949-2009·宣传画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4]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M]. 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

本文系我校课题《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