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策略
苏丹
吉林大学附属小学 吉林长春 130000
通过课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活跃、最具有动力的因素,兴趣的培养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等诸多环节。
《2022 年版艺术课标》强调坚持“以美育人”的理念,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开展艺术课程。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恰当的运用美术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的美术教育应尽快适应信息和科技的发展,教师在发挥学习引导、突出美术学科的自身特色的作用外,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使受教育者的各项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环节中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造能力是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培育出具有高素养、新思维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了调动学生更好的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美术创新少年,来适应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对《2022 年版艺术课程》有一个从认识、理解、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从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提高国家艺术创造力做出贡献。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给学生宽松的时间和抒发自己情感的机会。学生通过创作内容、绘画经历、创意表达、交流作品等艺术实践过程,满足对美术学习的现实需要,达到提升能力、发展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的目的。核心素养下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的体验,不断的探索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 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 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 , 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 , 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 , 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要积极运用各种相关的美术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结合着作品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和肯定学生,提高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产生探究的愿望,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内容的创作。
为了更好的寻求突破,创新表达,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能将形、声、光、色、动融为一体,突破时空的限制,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愉快参与教学的活动中。通过美术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恰当的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活泼、喜悦、高效的课堂效应。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
(2)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程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创作源于对美的启迪和发现,可以通过艺术教学的形式来达到巩固学生掌握的美术专业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体掌握教学内容,将美术的内容的内在知识进行关联,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愿望和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课堂效果。学生们的表达方式可以同文学、音乐联合在一起进行艺术综合教育,因为艺术是相通的。这样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表达途径,开阔学生的思维,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相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有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让学生欣赏画家故事、文学作品等,那么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绘画的知识元素。让学生想象出的情景。例如:《假如我是巨人》这是二年级的美术课内容,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巨人在画面上如何体现高大和威武。出示图片,引发学生总结,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体现,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画小。然后,播放《格列佛游记》,激发学生创作框架,除了欣赏美文学作品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来提升创作绘画作品的意境,使学生能够将美术与音乐、文学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绘画氛围,在作画过程中自由的表达情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在综合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专注的做法态度。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丰富了美术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美术的核心素养。
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 , 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每个学生特点和兴趣有所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尊重每个学生的创作成果,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自由发挥中保持对艺术的浓厚兴趣。通过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如:组织绘画比赛、参观艺术展览、与艺术家交流,定期组织画展以及工艺品制作展示等 ,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等活动 , 带领学生欣赏名人字画 , 参观历史名迹等 , 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往往要比学习间接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2]《小学美术教学参考》美术出版社 ,2004
[3]《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