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迭代升级中的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

作者

陈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宁波 315012

引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高职院校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信息系统作为核心支撑,需不断迭代升级适配业务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然而,实际升级进程中常面临规划、技术、数据等多方面难题,严重制约信息化建设成效,因此亟需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

1 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迭代升级中的常见问题

1.1 规划缺乏前瞻性

高职院校在信息系统迭代升级前,往往未能结合院校长远发展战略、业务拓展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部分院校仅从当前业务痛点出发,对未来业务变化和功能拓展缺乏充分预估,导致升级后的系统在短时间内就难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同时,规划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难以实现,影响了信息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

1.2 技术架构滞后

许多高职院校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在迭代升级时未能及时更新,仍采用传统的架构模式。这种滞后的技术架构在应对高并发访问、大数据处理等复杂场景时,表现出性能不足、扩展性差等问题。此外,由于技术架构的落后,系统难以与新兴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有效融合,限制了信息系统功能的拓展和优化,无法为院校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服务。

1.3 数据管理混乱

在信息系统迭代升级过程中,数据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不同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数据格式、编码规则不一致,导致数据在整合和共享时出现冲突和错误。同时,缺乏完善的数据治理机制,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缺乏规范,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大量低质量数据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也降低了数据的决策支持价值。

1.4 用户体验不佳

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是院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但在迭代升级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用户需求和使用体验。系统界面设计不友好,操作流程繁琐复杂,缺乏人性化的提示和引导,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失误,降低了工作和学习效率。此外,系统的响应速度慢、稳定性差,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差的使用体验,影响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1.5 安全防护不足

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升级,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然而,高职院校在信息系统迭代升级时,对安全防护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投入不足。系统缺乏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例如,未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容易遭受网络攻击;用户权限管理不严格,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缺乏有效的备份恢复机制,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难以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 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迭代升级的优化对策

2.1 科学规划升级方案

高职院校应成立由校领导牵头,信息化部门、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信息系统升级规划小组。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调研院校未来 3-5年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的升级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孤岛,统一规划系统功能和数据标准,确保升级后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院校整体业务协同和发展需求。同时,建立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升级方案。

2.2 革新系统技术架构

引入先进的技术架构理念,采用微服务架构、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微服务架构能够将系统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模块,每个模块可独立开发、部署和升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分布式计算技术则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积极探索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云计算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和灵活调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院校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如智能教学辅助、智能管理决策等。

2.3 加强数据治理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明确数据的格式、编码规则、采集流程等,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顺利对接和共享。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在数据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和应用等环节。引入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清洗,提高数据质量。同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4 提升用户体验

在信息系统迭代升级过程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师生和管理人员的使用需求和痛点,优化系统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采用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提供直观易懂的操作提示和引导,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操作难度。加强系统性能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确保用户能够流畅地使用系统。此外,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系统功能和服务质量。

2.5 强化安全防护体系

加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投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安全方面,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软件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在数据安全方面,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建立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确保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在应用安全方面,加强对系统代码的安全审计,及时修复安全漏洞,防止应用层攻击。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系统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3 实施优化对策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迭代升级顺利开展,需构建完善保障体系。在组织层面,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事务、制定计划、监督进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同时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引进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方面,健全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安全责任等相关制度,规范立项、招标、验收等流程,制定严格质量检测指标,落实信息安全责任。资金保障上,合理规划升级预算,拓宽资金来源,争取政府与校企合作资金,建立严格审批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系统升级筑牢组织、制度与资金根基。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信息系统迭代升级对提升院校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针对规划、技术、数据等常见问题,通过科学规划、技术革新、强化管理等优化对策,辅以组织、制度、资金保障,可推动信息系统高效升级,助力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金凤 .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5,(01):56-58.

[2] 王富饶 . 高职院校内控建设与信息系统融合研究 [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25(04):33-36.

[3] 戴华秀 .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J].信息与电脑 ( 理论版 ),2022,34(2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