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市政工程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

舒海芹

云南建投中航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14

市政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与发展。但是,传统的城市建设与运行都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绿色建筑理念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市政工程中运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市政工程中的绿色建筑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一、市政工程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市政工程的设计重点。本文旨在探讨市政工程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以推动我国市政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等因素,通过采用节能、环保、可再生等技术和材料,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模式。它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功能和舒适性,更注重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利用的效率。

(二)市政工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 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2. 节能原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比。

3. 环保原则: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生态原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绿化、水循环等措施,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三)市政工程绿色建筑的设计内容

1. 规划与布局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域特点,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2. 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高效节能窗户等,减少建筑能耗。

3. 绿色建材应用: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绿色混凝土、节能玻璃等。

4.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雨水、中水等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

5. 绿化设计:通过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等方式,增加建筑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绿色建筑理念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一)规划阶段的应用

1. 生态规划与布局优化

在市政工程规划阶段,生态规划与布局优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理念的重要基础。通过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水系网络和交通体系,构建生态友好型的城市格局。比如,“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优化城市排水体系提出新思路。增加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功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天然吸收与净化能力。雨水园林是一种新型的园林绿化形式,既可以降低城市的积水,又可以为城市中的生物提供栖息之所,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2. 资源利用规划

资源利用规划是绿色建筑理念在市政工程规划中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市政工程规划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例如,在城市路灯系统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不仅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大力发展中水回用技术,使其在市政绿地、灌溉、道路喷洒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市政工程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绿色建筑理念落地的重要保障。对市政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科学评价,可以及早发现市政工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要注意时机与方式的选择,以防止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生存环境的破坏。在此过程中,要强化工地的扬尘治理和废水治理,在工地上安装围挡、喷洒降尘装置以及污水处理设备,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施工污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施工阶段的应用

1. 绿色施工技术与材料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是实现绿色建筑理念的核心。通过在工厂预制装配,在现场进行装配,可以大大降低工地扬尘、噪声及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工地环境品质。在此基础上,选择当地生产的建材,既可减少运输路程,又可减少能耗、碳排放量,又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此外,在市政工程中大量使用高性能低污染建材,例如新型保温、环保混凝土等,将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的“绿色”水平,降低环境污染,为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市政工程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河流治理中应把握好建设时机与方式,尽量避开大型建设项目,以达到保护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目的。施工现场的粉尘治理与废水治理同样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围挡、喷淋降尘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将施工时产生的粉尘和污水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防治,从而保护土壤、水体和大气,实现建筑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三)绿色建筑理念在市政工程运营阶段的应用

1. 智能化运营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运营过程中采用智能管理体系,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措施。通过在城市中设置各种传感、监测装置,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与精确分析。以城市给水系统为例,通过使用智能水表和远程监测系统,可以提高对用水数据的收集效率,对渗漏问题进行及时检测和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水资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的目的。在城市照明领域,通过对周围环境光强、人群密集程度进行自动调整,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能大幅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市政设施的运行效率,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绿色建筑理念在市政工程运营中的重要体现。

2. 节能减排措施

在市政工程的运营过程中,对市政工程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是实施“绿色施工”思想的关键。利用高效率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先进的装备,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化学试剂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废水处理成本、降低污染排放的目的。同时,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进行优化,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燃烧发电等,既可以减少填埋,又可以节省耕地,又可以通过燃烧发电来进行资源再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另外,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要加大对城市交通工具的控制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措施共同作用,有助于降低市政工程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将绿色建筑理念引入到市政工程建设中,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规划、建设、运营三个阶段进行综合实施,可有效降低市政工程对环境的冲击,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今后还需加大科技研究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相应标准规范,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促进我国市政工程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驹 . 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 2024, (12): 103-105.

[2] 周海军 . 绿色环保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24, (31): 193-195.

[3] 陈刚. 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J]. 陶瓷, 2024,(09): 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