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丁国华
辽宁省朝阳县东大道乡农业服务站 辽宁朝阳 122600
谷子属植物,其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产量大,适合规模化种植。然而,当前的谷子种植还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能够播种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同时,还存在着为确保粮食高产而造成的不合理、大量施用化肥的现象,已经严重地污染土壤,破坏土壤中的酸碱平衡,因此,同时,谷子生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研究谷子产量,要加大谷子栽培技术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通过增加种植面积等途径,促进谷子的持续高产。
一、谷子栽培地选择与整理
(一)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1. 构建轮作体系
轮作是保证谷子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以大豆、玉米、甘薯或其他油料作物为主要原料,实现无公害谷子的高产,例如:“大豆- 谷子- 小麦”“玉米- 大豆- 高粱- 谷子”等,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农田中的杂草、病虫害,使土壤的营养成分得到有效协调,实现“无公害”的生产。
2. 品种选择
谷子是一类作物,品种对其产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带动下,谷子品种不断革新,发挥出良好的增产作用。因此,选育适宜的品种是实现粮食高产的关键。目前,有“日引 132”“金谷 2 号”“超翔”“公谷 23”“公谷 25”等谷子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生育期120 ~130 天,具有抗倒伏、抗病、高抗旱性的特点,出米率在80% 以上,1hm2 产量可达2250kg 以上。
3. 种子准备
(1)种子晾晒
在选定品种和播种前,找一个阳光充足、没有风的日子,把所有的谷种都放在开阔地上,干燥 1~2 天,除去表层细菌,既可增加谷子的萌发率,又可为防治谷子生产中的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2)种子筛选
准备 10%~ 15%盐水,把干燥的种子浸泡在咸水中,除去漂浮在海水上面的谷壳、杂质、草粒等,保证种子的纯度和洁净度都在98%。在盐水中筛选出优良的种子,然后在盐水中反复冲洗3 遍,选出质量好的种子,在晴天无风的情况下进行干燥,防止种子潮湿,确保种子的萌发率在 95% 以上,也可以采用风力筛选的方法,通过强风吹去谷壳。
(3)种子处理
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是使用盐水浸种,然后在筛选出的种子上施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选择好的品种后,要进行干燥、涂膜等工艺。晒种能有效地增加种子的萌发率。播种前一星期,将种子翻动约 2 次。同时,为防止谷子遭受病虫害危害,还对种子进行包衣。若未涂膜,可将0.1% 瑞霉素添加到种子中,进行6 ~12小时闷种,以增加萌发率,防止病虫害发生。对于旱地谷子,土壤和阳光都很重要,这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除了要选好品种外,还要针对当地环境,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也能起到提高产量的作用。
(二)选地整地和施基肥
1. 选地
谷子对土质不太挑剔,适合于黏土地、沙土地、旱地、岗地、坡地等地。应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土壤黏性太大,不利于幼苗生长,而地势较低、易淹水的地区,则易发生渍害。种植谷子前,要进行选地和整地工作。选取地势较高、排水性较强的土壤,并考虑光照问题,光照充足的土壤更适合种植谷子。土壤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 1% 时,适宜于谷子的生长,而沙质或黏性土壤则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如果有条件,可以选用前茬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的耕地种植谷子,由于种植玉米、大豆的耕地具有较高的地力和较好的土质。
2. 整地
在选择地结束后,要进行耕地的整地,通常要将耕层厚度控制在 20cm 以下,并且要平整,不能有坷垃和根茬,还要注意采光的问题。由于地面 土质疏松,适宜种谷子。在春天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土地条件,对土地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保证土地的平整和破碎,上虚下实,这样才能保证更好的土壤条件。在秋天收割之前,对每亩地施一次肥,每667m2 施加2t 左右的农家肥和20kg 左右的磷酸二铵,以保持地力。
3. 施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掺入一定比例的磷肥。在基肥阶段,为保证基肥的利用率,可将肥料分成 2 个主要时期:第一次是秋季翻耕,按 8:1 的比例,将农家肥和磷肥混合,撒入大田;第 2 次整地时,每 667m2 一次性施入 3000kg 的肥料。
二、播种
在播种以后,有必要定期观测土壤的温度,在10cm 处测量温度,气温保持在8℃以上,即可开始种植。受地理条件的制约,目前国内的谷子主产区普遍以五月份为宜。
(二)播种方法和密度
在我国,谷子的种植方法主要有机播或撒播两种,机播行距控制在21cm,播种行距控制在 18~24cm 最佳。从总体上看,机播要比撒播更好,这是由于采用机播方法,能够保证下种均匀,出苗整齐,还能高效地节省种子,缩短播期,提高种植效率,保证在最佳时间内进行播种。
(三)播种深度
在旱作谷子生产中,播种的深浅直接关系到谷子的生产效率。通常,当播种的深度相同时,可以采取均匀覆盖的方法,对已播完的种子实行 3~ 4cm 的覆盖。
三、无公害谷子高产栽培管
(一)管理转换期
考虑到土地流转的实际,建立无公害谷子高产示范基地 2~3 年的转换期,整个过渡期按“无公害米”标准进行。
(二)查苗、间苗、定苗
1. 查苗
在谷子出苗后 2-3 叶期,对谷子幼苗进行长势监测,及时发现缺苗和断垄现象。对缺苗、断垄面积大于20% ~30% 的地块,应及时进行催芽补植。
2. 间苗、压青
谷子播种面积大,幼苗间容易发生养分、水分和光照的竞争。所以,在谷子长到 2-3 叶期的时候,要对所有的拔除行进行间苗。在此期间,通过对谷苗进行适度的压制,以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使其根部变粗,从而增强谷苗对干旱和水分的吸收,防止谷苗倒伏。
3. 定苗
在谷子 4-5 叶期,根据 4.5 ~ 6.0cm 的苗高,选用无病虫害、无损伤、长势均匀的谷苗作为定苗。定苗时可保留整棵幼苗,也可保留1 丛单株。
(三)除草
由于杂草的存在,谷子的生长受到限制。所以,在谷子定植后,要进行二次翻耕和除草。在整个生育期,要进行 3 次中耕,第一次是在 2-3 叶期,结合间苗,深度(3.5±0.5)cm ;第 2 次中耕是在拔节期进行,深度(6±1)cm,除杂草,疏松土壤,蓄水保墒;第 3 次中耕是在孕穗中、后期进行,在不伤根的情况下,进行(3.5±0.5)cm 的中耕,只清除表层的杂草,为地上部的节根和地下茎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当人工防治效果不理想时,可用左旋草铵磷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绿色植保药剂,喷洒用量3750g/hm2。
(四)追肥
无公害谷子高产栽培的关键是施加经无菌处理的化学肥料,施肥农机具专用,避免污染。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在谷子种植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测量结果基础上,按照谷子的生长周期需要追肥的规律,制定合适的追肥时间、追肥种类、追肥量和追肥方式,来满足谷子对营养的需求,保证谷子的营养均衡供给,降低化肥的使用量,达到无公害高产的目的。
谷子追施氮肥的时间以拔节 谷子生长初期(株高 30~35cm) ),追施尿素 150 ~ 225kg/hm2、硫酸钾 发育需要,喷施硼酸 1125kg/hm2,并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在孕 在谷子生长后期,当发生氮素缺乏时(晴天正午, 黄), 喷施 1% ~ 2%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700 倍液,喷施量 1~2 采用根外追施,施加氮磷钾复合肥(18-14-7)2250kg/hm2,或以 亿个/g,促进水稻谷苗的快速生长。
(五)防旱、排涝
在拔节至抽穗期间,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做好抗旱、排水工作。遇到干旱的时候,要及时浇水。谷子苗期不浇水,拔节后 10~15 天为最佳灌水时间,适当灌水可减少旱灾发生。针对谷类喜水的特性,在遇到强降雨时,要将农田中的水及时排除。
四、病虫害预防与控制
(一)病害预防与控制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白发病等。纹枯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夏季高温天气条件下,危害谷子的叶片顶端,发病初期表现为浅黄色的卵形病斑,随后呈深褐色,最后变为红褐色,造成作物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要注意肥水管理,增施适量氮、钾,合理密植,以保证谷田的通风和透光状况。当谷子发生纹枯病的时候,用 10% 己唑醇(或戊唑醇、井冈己唑醇)绿色防护剂 500 倍液(用量600 ~675mL/hm2),对谷子幼苗的叶面进行喷洒。在纹枯病迅速蔓延期,用2.5% 井冈蜡芽孢杆菌600 倍液(药剂用量750 ~900mL/hm2),对稻秆进行喷雾防治。谷子白发病是一种发生较为广泛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花蕾扭曲、腐烂,在苗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浅绿色或黄褐色斑点,背面布满灰白色的霉斑,后期尖端变成黄白相间,严重影响谷子的正常生长。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是实现“无公害”优质谷子的重要前提。为防治白发病,可采取播种前浸泡、轮作和苗期中耕除草等措施。当白叶枯病出现时,可以将 481 芸苔素、1%尿素肥混合兑水 350kg/hm2,对谷苗进行叶面喷雾,提高谷苗的抗病能力。如有需要,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高活性的45% 戊唑·咪鲜胺复合水乳剂,对谷田进行叶面喷洒,减轻病害危害。
(二)虫害预防与控制
谷子上常见的害虫有黏虫、蝼蛄、钻心虫等。六月底是黏虫的高发季节,造成谷叶上的小孔,严重的会把谷粒吃光,从而影响谷粒的正常生长。防治谷子黏虫的关键时期为 3 龄以前。针对谷子 3 龄幼虫畏光、夜间或阴天活动的特点,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要求,采取疏草、疏水等措施,减少谷田湿度,并对其进行集中销毁,以减轻其危害。在黏虫发生高峰期,在谷田(15 株 /hm2)上悬挂黏虫型诱捕装置,间隔 30 天左右更换一次,诱杀成虫,减轻其危害。蝼蛄是一种食性复杂的害虫,主要取食谷子种子、幼苗及幼苗,造成幼苗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枯死。对蝼蛄来说,播后覆膜、均衡施肥、促进谷苗生长、增强其抗御蝼蛄危害的能力是可行的。要经常翻耕除草,消灭蝼蛄的繁殖地。蝼蛄危害后,利用天敌防治技术,对喜鹊、螳螂、蜻蜓和蚂蚁等蝼蛄的天敌进行保护,减少其数量。在蝼蛄发生高峰期,可利用其趋光性,在距谷田地面 50 ~ 100cm 处安放黑光灯,灯下装有清水、洗涤液的塑料器皿,晚上打开,用黑光灯诱杀,减少蝼蛄的危害。在夏季的六月中到七月中,谷子发生钻心虫的高发期,可造成谷壳秕谷,影响谷子的产量。对谷蠹,采取排水、控水、控水等措施,可减少谷螟的孵化率。在前期研究中,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源药剂,例如:将一百五十亿个/g 的球孢白僵菌生物颗粒,加入细沙中,将其按重量的0.1%,均匀喷洒在谷子表面,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标。在害虫发生高峰期,可在稻田投放赤眼蜂,防治害虫,减少害虫危害。
粟灰螟综合防控技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物理防治技术,指的是利用假害虫趋光性的特点,将其悬于谷田内,对其进行诱杀;生物防治上,可用性诱剂诱杀,此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谷子栽培,并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药剂防治,主要是在玉米螟卵化初期,用适量的细土拌匀后,撒在谷子的根部进行粟灰螟的预防。
五、收获
通过对我国的谷子种植区进行调查,谷子收割时间为十月上旬,此时谷子已进入蜡质成熟后期,穗部已破绿,质地较硬。不过谷子有后熟的功能,在收割完谷子之后,不需要马上打谷,而是要把它送到田间,
天之后,才能进行脱粒作业。
结论:谷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效益。提出“无公害”谷子的高产栽培措施,即要选好无公害的田块,事先进行深翻、晒田、整地、创造适宜的土壤湿度。同时,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栽培、适时播种、强化栽培等措施。立足于谷子整个生长期,加强病虫害监控,同时采用诱捕法、杀虫灯等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谷子的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 秦亚洲 . 麦后复播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J]. 农村科技 ,2025(2):13-15.
[2] 董扬 , 李清泉 , 闫锋 , 季生栋 , 李旭业 , 赵索 , 周超 , 武琳琳 . 谷子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优势及栽培技
术 [J]. 现代畜牧科技 ,2021(6):56-57.
[3] 董扬 . 黑龙江半干旱区饲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J]. 现代畜牧科技 ,2021(10):5-7.
[4] 王显瑞 , 柴晓娇 , 白晓雷 , 沈轶男 , 付颖 , 刘艳春 , 刘丹竹 , 张姼 , 李书田 . 优质抗旱抗除草剂谷子
新品种“金苗 K 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耕作与栽培 ,2021,41(2):63-64.
[5] 田雯 . 豫谷 28 号富硒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中国种业 ,202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