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港口设备电气工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周文冬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营口市 115007
随着世界贸易的日益繁荣,作为整个物流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港口的有效运作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增加,运行要求日趋复杂,传统的港口设备电气控制管理模式已逐步显现出效率低、能耗高、设备维修滞后等缺陷。因此,如何将智能技术运用于港口设备电气工程的控制与管理,对于促进我国港口工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化技术在港口设备电气工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一)自动化装卸设备控制
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桥式起重机、龙门吊机等能够根据货物的重量、尺寸和位置等信息,自动规划出最优的吊装路线,有效地规避碰撞,提升装卸效率。在大型集装箱码头,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对集装箱的起吊点和重心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吊装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货物的损失。利用物联网技术,这些设备能将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远程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提前安排维护保养,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保障港口装卸作业高效、稳定地进行。
(二)智能照明系统管理
借助光照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装置,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环境光线强度及人员、车辆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在白天或作业区域无人时,自动降低照明亮度甚至关闭部分灯具,实现节能目的;而当夜幕降临或有作业需求时,及时调整到合适亮度。通过该智能控制系统,管理者可以对全港的灯光设施进行遥控、对各个区域进行个性化的灯光设计,并能够实时获得灯光的运行状况,方便进行更换和维护,在满足港口工作用光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和维修费用。
(三)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如电机电流、温度、振动等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通过建立设备故障模型,系统能够提前预测设备出现的故障,预测电机轴承的磨损程度,判断何时发生故障,从而在故障发生前安排维修计划,避免突发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该系统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并向维护人员提出详细的故障报告,并提出维护意见,从而减少维护周期。这不仅提高了港口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并对装备维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实现以视情为基础的精细化维修,减少维修费用,提高港口总体运行效率。
二、智能化技术在港口设备电气工程控制管理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港口设备的智能管理需要采集和传递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和运行信息。这些数据中蕴含着港口生产的重要信息,如果受到入侵或者数据泄漏,会对港口的安全和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恶意攻击者可以获得设备的控制命令,造成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部分数据涉及员工个人信息,泄露会侵犯个人隐私。随着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接入到 Internet,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如果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不够完善,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二)系统兼容性与集成难题
港口设备种类繁多,型号繁多,各个设备的电控系统差别很大。在引进智能技术的过程中,对新旧系统的兼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吊车和运输设备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各不相同,很难实现智能化的一体化管理。即使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不同时期的产品,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很难做到无缝衔接。智能管理系统需要与港口现有的物流管理、仓储管理等运营系统相结合,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各不相同,在整合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信息交互不畅、功能冲突等问题,从而降低智能的应用效果。
三、智能化技术在港口设备电气工程控制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建立多层数据加密机制,从数据收集端对设备操作数据、操作指令等进行源头上的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后很难被破解。在传输过程中,使用 SSL/TLS 等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流通,而在存储层,使用高级的密码算法来实现静态数据的加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为不同岗位的人员分配特定的数据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相应的数据资源。设备维护人员仅能查看与设备维护相关的数据,而管理人员则可获取更全面的运营数据。通过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范系统(IPS),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并阻止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
(二)提升系统兼容性与集成能力
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港口管理部门应联合设备制造商,共同制定涵盖电气、通信等方面的通用标准,确保新老设备、不同厂家设备之间能够实现无障碍的数据交互与协同工作。规定采用 MQTT 等通用的物联网通信协议,使各类设备能够便捷接入智能化管理平台。运用中间件技术实现系统集成,中间件作为连接不同系统的桥梁,能够屏蔽各系统底层差异,实现数据的高效转换与共享。在智能化管理系统与港口原有的物流管理系统之间,部署企业服务总线(ESB)作为中间件,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业务流程整合。
(三)优化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
丰富故障数据采集维度,除了采集设备常规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还应增加振动、温度、压力等多维度数据的采集。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高精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信息。运用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优化故障预测模型,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算法,对海量的历史故障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提前量。LSTM 网络能够有效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捕捉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趋势,提前预测潜在故障。
(四)完善智能化管理标准规范
确定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和验收准则,保证了改造后的设备能够满足智能管理的需要。阐述了在智能化改造中,对传感器的选择标准,数据采集精度的要求,通讯接口的规格等问题。制定了智能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标准化,包括了系统的日常巡检、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工作程序与规范。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运维操作手册,确保智能化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规定系统巡检的周期、内容和记录方式,以及故障处理的响应时间和流程。
结论:
综上所述,将智能技术运用于港口设备机电工程的控制与管理,将会给港务局带来空前的发展机会和变革。从高效率的自动装卸作业,到节能减排的智能灯光,到精确的故障预警诊断,智能技术全面提高港口的运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提高系统兼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智能技术的推广创造一个有利环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将不断迭代升级,与港口业务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毅 . 智能化技术在港口设备电气工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J]. 数字化用户 ,2020(18):58-60.
[2] 孙天阳 . 浅谈医院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及 PLC 技术在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9):43-45.
[3] 张博 , 刘光辉 , 孙桂磊 .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7):26-28.
[4] 陈彦冰 .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43(1):226-228.
[5] 赵龙, 丁超超, 王宝福.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消防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 ,2025(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