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郭艳
新平县城市公用设施管理中心 云南玉溪 653499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了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等多个领域,对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导致进度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项目中,进度延误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还可能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因此,研究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部分项目在编制计划时,缺乏对项目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过于依赖经验或模板,导致计划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未充分考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制定的工期目标过于乐观,难以实现。
其次是过程管控不到位。在项目实施阶段,缺乏有效的进度监控机制,对施工进度的跟踪不及时、不全面,无法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信息传递滞后,导致问题积累,影响整体进度。
再者是风险应对能力不足。市政工程建设受自然环境、政策法规、社会因素等影响较大,部分项目缺乏完善的风险预案,当遇到突发情况(如恶劣天气、疫情、设计变更等)时,无法快速响应,导致进度延误。
1.2 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
1.2.1 环境因素
市政工程多在城市建成区施工,周边环境复杂,受交通、居民生活、地下管线等影响较大。例如,某县区在实施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更新改造过程中,因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密集,前期勘查不清,导致施工中造成部分天然气管线、供水管损坏,需要停工维修,不仅延误工期,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居民生活生产。此外,极端天气(如暴雨、高温、严寒等)也会影响施工进度,特别是露天作业的道路、桥梁项目,受天气影响更为明显。
1.2.2 资源因素
资源供应是保障项目进度的基础,包括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人力资源方面,若施工人员数量不足、技能水平不达标,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材料方面,若材料供应不及时、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停工待料或返工;机械设备方面,若设备老化、故障频发或数量不足,会影响施工进度。例如,某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因关键设备未能按时到货,导致主体结构施工停滞。
1.2.3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对进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协调能力不足,会导致管理混乱;合同管理不完善,各参与方权责不清,容易引发纠纷,影响进度;此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施工单位积极性不高,也会导致进度滞后。
1.2.4 资金因素
资金短缺严重影响项目进度。由于项目资金到位率低导致项目资金短缺,或者施工单位资金能力较弱,从而影响项目材料采购及施工人员工资的发放,容易出现拖欠行为,直接延缓施工进度。
2.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策略
2.1 科学编制进度计划
编制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是进度管理的前提。首先,要开展充分的前期调研,全面掌握项目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设计要求等信息,为计划编制提供依据。其次,采用先进的计划编制方法,如关键路径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明确项目的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
同时,要将进度计划细化分解,形成阶段性目标(如月计划、周计划),并明确各阶段的责任人。例如,在道路施工项目中,可将进度计划分解为路基施工、路面铺设、附属设施安装等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此外,进度计划应具有一定的弹性,预留合理的浮动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2.2 强化过程管控与协调
加强过程管控是确保进度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进度监控机制,采用挣值法等工具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当出现进度偏差时,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施工工艺等。
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沟通也至关重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参加,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例如,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各参与方可实时查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及时反馈问题并协同解决。
2.3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预判和应对能力。在项目前期,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如天气、地质、政策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例如,针对暴雨天气,可提前储备排水设备,制定临时排水方案;针对设计变更风险,可建立快速审批流程,减少变更对进度的影响。
加强应急管理,组建专业的应急团队,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项目进度不受严重影响。
2.4 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提升进度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项目的可视化管理。通过BIM 模型,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施工中的冲突和问题,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利用 BIM 技术进行进度模拟,将进度计划与模型关联,直观展示各阶段的施工进度,便于进度监控和调整。
此外,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掌握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施工进度。例如,通过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效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安排维修,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进度。
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以某市道路改造工程为例,该项目在实施初期存在进度管理混乱的问题,导致工期延误。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了上述优化策略。首先,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重新编制了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明确了关键路径和关键工作。其次,建立了沟通协调平台,加强了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根据施工进度动态调整资源投入。此外,引入了项目管理软件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这些优化策略的实施,该项目最终按时交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部分项目在进度管理中存在计划不合理、过程管控不到位、风险应对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科学编制进度计划、强化过程管控与协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等优化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进度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相关单位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加强人才培养,持续完善进度管理体系,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雪 . 市政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02):0061-0064
[2] 李 惠 君 . 市 政 工 程 施 工 进 度 的 管 理 与 控 制 策 略 研 究 [J]. 居业 .2024(0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