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活化一体窑制备煤基粉状活性炭生产的精细化控制
杨少红
湖南涟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417009
引言
粉状活性炭以其微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及化工吸附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煤基活性炭生产多采用炭化与活化分段工艺,存在能耗高、生产周期长、设备维护多、污染排放点多等缺陷。炭活化一体窑技术通过整合炭化与活化环节,实现工艺连续化,简化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对于保证活性炭产品的稳定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炭活化一体窑的工艺特点,系统分析影响粉状活性炭性能的关键因素,提出一套科学的生产控制方案,促进煤基粉状活性炭产业化进程。
一、炭活化一体窑的工艺原理与设备特点
1. 炭活化一体窑的工艺流程
炭活化一体窑整合了炭化与活化两个关键步骤,实现连续化生产。原煤经过破碎、干燥、筛分或配比处理后,均匀送入窑体。窑体内部划分为炭化区与活化区,炭化区通过加热使煤中的挥发分挥发形成炭素骨架,挥发出的可燃气体燃烧为炭化和活化进一步热源。活化区采用一定比例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作为活化气体,与炭素反应生成大量微孔结构。温度控制范围通常在炭化区550~800∘C ,活化区 800~950∘ ℃之间。该流程保证煤基粉状活性炭具备优良的比表面积及孔容。某企业采用此工艺,通过优化炭化与活化区温度梯度,使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提升至 1200 m²/g,孔容达到 0.75 cm³/g。生产线运用自主研发的智能温控系统,具体通过水蒸气通入位置和流量控制,以及窑身鼓入风的位置、风口高度、流量等参数,以调整窑内氧含量、燃烧温度、蒸汽碳蚀反应的位置和进程等,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炭活化一体窑的连续运行模式大幅度提高产能,显著降低了设备能耗。
2. 关键设备结构设计
设备结构设计重点体现为多段加热、多段蒸汽通入与气体循环系统。窑体采用碳钢及耐材砌组合的形式,耐高温且防腐蚀。延窑身,自尾部向头按螺旋排布的形式,分段设置窑身鼓风机,鼓风机通过磨电环实现分区、分角度精准开关且流量可调,42m 窑身自窑尾至窑头均匀且合理布置有 5 段温度检测点,实现分区精准控温。活化气体自窑头烟气余热锅炉经管道引入窑尾五通球,经过分配器均匀送至活化区,并在窑身炭化端进行保温保压,4 路管道总阀在窑尾设的旋转控制阀,控制在 225∘~340∘ °的角度范围内通入蒸汽,保证气氛稳定及与炭骨架充分反应。出料形式有窑头螺旋盘管出料和窑头端面出料两种形式,出料冷却系统采用旋转式水冷机,防止外界空气侵入,维护活化环境纯度。某炭材厂引进国内领先设备制造商生产的一体窑,设备具备智能气体流量控制模块。该模块结合工业软件平台,实现对活化气体浓度和流速的实时监测与调整。设备密封性能优良,确保活化气体利用率达到 95% 以上,活性气体有效反应率达到 30% 以上,有效降低原料消耗。
3.. 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要点
温度是影响活性炭性能的核心参数,需严格控制炭化与活化区温度。温度传感器布置合理,实时采集窑体各段数据,配合自动调节系统,保证窑内温度稳定。活化气体成分和流量影响孔结构发展,采用气体分析仪监测气氛组成,动态调整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比例。停留时间决定反应程度,过短导致活化不足,过长则降低产量并增加能耗。合理设计原料输送速度和窑体长度和角度、窑内扬料板数量和高度,实现最佳停留时间匹配。粒径大小影响热解与活化均匀性,预处理阶段严格筛选煤粉粒径,确保反应充分。某生产车间应用工业控制软件对温度和气氛参数进行闭环控制。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及时发现偏差,调整工艺参数,实现高效生产。活性炭产品指标达标率超过 98% ,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煤基粉状活性炭生产的精细化控制策略
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优化
煤基粉状活性炭的性能受原料质量影响显著。选用挥发分适中、灰分含量低、硫分稳定的优质煤种,确保炭化及活化反应的均匀性。预处理工艺包括破碎、筛分及干燥,控制入窑煤粉粒径在 5~10 毫米范围内,确保粒径分布均匀。粒径过大导致活化不充分,过小影响窑内气流分布,降低生产效率。干燥处理将原煤水分降至 12% 以下,减少炭化过程中能耗并提高反应速率。某煤化工企业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原煤进行粒径监控,结合智能分级设备实现精确筛分。通过引进热风循环烘干系统,煤粉水分控制在合理区间。应用工业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测预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原料预处理稳定且高效。生产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均值达到 1150m2/g ,颗粒结构均匀,满足高端环保应用需求。
2. 反应过程参数精确调控
炭活化一体窑的温度控制采用分段调温策略。利用高精度热电偶及红外测温技术,对炭化区和活化区分别实施精准控温。温度控制误差控制在±5℃以内。活化气体采用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混合,配合质量流量计及气体分析仪实时调节比例,确保活化反应充分且孔结构发展合理。原料输送速度调节通过 PLC 系统完成,保障煤粉在窑内停留时间满足活化需求。停留时间控制在 300~450 分钟区间内,实现产量与质量平衡。某活性炭生产车间结合国产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实现窑内参数在线监控与闭环控制。系统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自动调整活化气体流量和温度参数。通过周期性参数曲线分析,动态优化工艺方案,减少异常批次发生。该生产线年产粉状活性炭达 8 万吨,产品性能稳定,平均比表面积达 800~1200m2/g 。
3. 质量监测与在线检测技术
生产过程中引入多种在线检测技术,提升质量控制精度。利用激光粒径仪对出窑粉状活性炭进行粒径实时监测,确保产品粒度分布符合标准。比表面积快速测定仪通过气体吸附法实现在线检测,判断活化效果。吸附性能在线检测设备检测目标气体的吸附浓度变化,反映产品吸附能力。某炭材企业采用国产智能检测设备,将数据接入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工艺调整。检测数据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分析,发现生产波动趋势,指导操作人员优化参数。质检合格率提升至 99%,客户满意度显著提高。数据驱动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结论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参数的实时监测与闭环调节,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波动,提高了产品一致性。煤基粉状活性炭的精细化生产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也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未来结合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和绿色节能技术,将进一步优化炭活化一体窑的工艺流程,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活性炭生产。
参考文献
[1] 张伟. 炭活化一体窑制备粉状活性炭工艺研究[J]. 煤炭学报, 2021,46(5): 1532-1540.
[2] 赵云峰. 煤基粉状活性炭制备过程中温度控制技术应用[J]. 煤化工,2020, 48(3): 45-50.
[3] 孙立华 . 炭活化一体化设备结构优化及其对活性炭性能影响的研究[J]. 化工机械 , 2019, 50(7): 76-82.
[4] 李玉霞 . 煤基粉状活性炭生产中的在线质量监测技术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22, 45(12): 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