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测绘中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研判分析
崔孝玲 公仕庆
淄博正源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产权面积作为房地产交易、产权登记的重要依据,其测算准确性备受关注。房地产测绘中,产权面积测算涉及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误差。这些误差不仅会导致产权纠纷,损害产权人利益,还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深入分析产权面积测算误差,找出误差产生的根源并制定有效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测绘中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的主要来源
(一)仪器设备因素
测绘仪器是产权面积测算的基础工具,其精度和性能直接影响测算结果。部分测绘单位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老旧、精度不达标的仪器,如全站仪测距精度偏差、水准仪水准管轴不平行等,都会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同时,仪器未定期校准也会引发误差。按照相关规定,测绘仪器需定期送至专业机构校准,若未按时校准,仪器精度会随使用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例如,某测绘项目中,因全站仪未校准,导致测距误差达到 5mm,最终使产权面积测算结果偏差超过 0.3% 。
(二)人员操作因素
测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规范性对测算误差影响显著。一方面,部分测绘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测绘原理、操作流程及相关规范掌握不扎实,在现场测量时,可能出现棱镜放置位置偏差、角度观测读数错误等问题。另一方面,操作不规范也会引发误差,如在测量建筑物边长时,未保持测量线路水平,或未避开障碍物干扰,导致测量数据失真。
(三)数据处理因素
数据处理是产权面积测算的关键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整理、计算等步骤。在数据采集阶段,若对测量数据记录不完整或错误,如漏记建筑物拐角坐标、记错边长数据等,会直接影响后续计算结果。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若未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和修正,也会引发误差。此外,计算方法选择不当同样会导致误差,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若对不规则建筑物仍采用常规矩形面积计算方法,会使测算结果与实际面积存在较大偏差。
二、影响房地产测绘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的关键因素
(一)技术标准因素
目前,房地产测绘相关技术标准虽已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标准理解不一致、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测绘单位对技术标准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如对建筑物公摊面积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理解不同,会导致同一建筑物在不同测绘单位的测算结果出现偏差。此外,部分技术标准更新不及时,无法适应新型建筑结构的测绘需求。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异形、复杂的建筑形式,如空中花园、loft公寓等,现有技术标准对这些新型建筑的产权面积测算规定不够详细,导致测绘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依据,增加了误差产生的可能性。
(二)管理机制因素
测绘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影响测算误差的重要因素。部分测绘单位未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绘项目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项目承接阶段,未对项目难度、技术要求进行充分评估,盲目承接项目;在测绘过程中,未安排专人进行质量检查,对测量数据、计算结果的审核流于形式;在项目交付后,未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无法对测绘成果进行追溯和复查。同时,测绘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过于注重测绘速度和项目数量,忽视了测绘质量,导致部分测绘人员为追求效率,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法律法规因素
房地产测绘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监管力度不足,也会间接导致测算误差的产生。虽然我国已出台《房产测量规范》《测绘法》等法律法规,但部分条款过于原则性,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难以操作。例如,对测绘单位违规操作的处罚标准不明确,导致部分测绘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测绘质量。此外,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对测绘项目的抽查比例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测绘过程中的问题。部分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测绘单位的违规行为处罚不力,进一步加剧了测绘市场的混乱,增加了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的风险。
三、房地产测绘中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的控制措施
(一)优化仪器设备配置与管理
首先,测绘单位应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老旧、精度不达标的测绘仪器,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精度较高的全站仪、水准仪、GNSS 接收机等设备。在选购仪器时,要综合考虑仪器的性能、精度、稳定性等因素,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其次,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按照相关规定,每半年至一年将仪器送至专业校准机构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精度符合要求。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做好仪器的使用记录、校准记录和维修记录,避免仪器因维护不当而影响精度。
(二)提升测绘人员专业素养
一是加强测绘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测绘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习测绘原理、操作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答测绘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规范测绘人员的操作行为。制定详细的测绘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要求测绘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在现场测量前,对测绘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技术难点。三是建立健全测绘人员考核机制。
(三)完善数据处理流程
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如 GNSS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安排专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现场核对,确保数据记录完整、准确。在数据整理阶段,运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修正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减少数据误差。对于不规则建筑物的面积计算,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如坐标解析法、图解法等,并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精确计算。在数据计算完成后,进行多次复核,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对比计算结果,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加强外界环境应对
在进行室外测量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开大风、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若遇到无法避开的恶劣天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为仪器搭建遮阳棚、防风支架等,减少环境对仪器的影响。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测量时,提前对测量现场进行勘察,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对坡度较大的区域,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或水准仪水准测量法进行坡度修正,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结束语
房地产测绘中产权面积测算误差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仪器设备、人员操作、技术标准、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分析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测算误差,提升测绘成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李强 , 王佩贤 . 房产测绘中房屋面积预测和实测对比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18):187.
[2] 南 亦 林 . 对 房 屋 建 筑 面 积 计 算 规 则 分 析 [J]. 住 宅 与 房 地产 ,2019(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