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武项雨
132423197308194913
引言
高层建筑因其空间利用率高、土地资源节约等优势,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主流。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浇筑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因此,深入研究和掌握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于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施工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详细、准确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纸,包括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缝留设位置等信息。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需对图纸进行深入审查,确保理解设计意图,发现并解决图纸中的疑问和错误。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2 原材料的准备与检验
水泥:应选择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需检查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等,并进行复试检验,确保水泥质量合格。
砂:宜选用级配良好、颗粒洁净的中砂,含泥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砂的进场应进行筛分析、含泥量等检验项目。
石子:根据结构部位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粒径的石子,一般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多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石子的进场需检验其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指标。
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设计性能要求,合理选择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进行试配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要求。通过试配和调整,确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4 施工设备与工具的准备
混凝土搅拌设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搅拌站或搅拌机。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计量装置,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
混凝土输送设备: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因此,需选择性能可靠的混凝土输送泵,并配备足够长度的输送管道。在施工前,对输送泵和管道进行检查、清洗和试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振捣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器应性能良好,操作灵活,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其他工具:如铁锹、抹子、刮杠、覆盖材料等也应准备齐全。
2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混凝土搅拌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和易性。搅拌时间应根据水泥品种、外加剂种类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120s。
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搅拌车,并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等现象。运输时间应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允许范围内。在交通拥堵等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2 混凝土浇筑顺序与方法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应根据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浇筑顺序。对于框架结构,一般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先浇筑柱子,再浇筑梁板。对于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每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0-500mm 。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100mm ,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
2.3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施工缝应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对于柱子,施工缝宜留设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可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对于楼梯,施工缝宜留设在楼梯平台板跨中 1/3 范围内或楼梯段中部 1/3 范围内。在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浆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同时,应先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施工缝的质量。
2.4 混凝土浇筑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地下室底板等部位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采取分层分块浇筑的方法,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3.1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责任主体。施工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检验标准,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重点和检验方法。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和验收。
3.2 过程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性能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浇筑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和插入深度,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同时,加强对模板、支架系统的检查,确保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模板变形导致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实行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在每个工序完成后,及时填写质量检验记录,为工程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3.3 质量验收与评定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验收。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
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确保高层建筑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加强质量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处理常见质量问题,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工程实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层建筑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荣 .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J]. 中华建设 ,2024,(07):160-162.
[2] 王德龙 .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05):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