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适配智慧医疗场景的医院维护系统需求分析与模块化开发研究

作者

贾晓玉

固原市人民医院  756000

一、引言

智慧医疗中,医院设备(如 CT、呼吸机、后勤电梯)种类多、复杂度高,其运行直接影响医疗连续性与患者安全,且环境管理需精细化监管,但传统维护存在明显不足:故障报修靠电话或纸质表单,信息易漏、响应滞后;维护记录人工存储,数据分散难追溯;无实时监测,多 “事后维修”,增加成本且干扰医疗;数据孤立使管理层难优化策略,与智慧医疗 “数据驱动”不符,因此开发适配的维护系统实现信息化转型成为医院迫切需求;而理论上,现有智慧医疗研究多集中于临床诊疗系统,对维护系统关注少,本研究构建多维度需求框架、探索模块化开发在维护系统的应用,可丰富智慧医疗系统开发理论,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实践上,系统能通过自动化流程缩短维护周期、预防性维护与实时监测降低故障与成本、数据整合辅助管理决策、与现有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推动智慧医疗协同并保障医疗安全。

二、医院维护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六大核心模块协同工作以覆盖维护全流程,其中设备管理模块为基础,统一管理医疗与后勤设备信息,支持录入、更新、查询,按类型分类,存储维护记录形成全生命周期档案,为其他模块供数据;报修管理模块支持 Web 端、移动端报修,自动审核生成工单,按多维度算法派单,维修后在线验收,形成闭环;维护管理模块兼顾预防与故障维修,既按设备特性定维护计划、自动生成工单提醒,也联动报修模块跟踪故障处理;库存管理模块负责零部件入库、出库、查询与预警,支持盘点以避免维护延误;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块多维度处理数据,可视化展示结果并生成报告辅助决策;系统管理模块则含用户、角色、权限管理及数据备份,保障系统安全。同时,系统需满足高并发、快响应、高稳定的性能要求,报修、查询等简单操作响应时间 ⩽3 秒,统计分析等复杂处理 ⩽10 秒,支持至少 200 用户同时在线且高并发下无卡顿、崩溃,能支持 5 年以上数据存储并通过压缩与分区技术优化,年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99.9% 且具备故障报警与快速恢复机制,尤其针对急救设备维护,需额外设置 “优先级工单”通道,确保急救设备故障能在 1 小时内响应,2 小时内完成紧急修复。

系统需保障敏感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采用多层加密,敏感数据不可逆加密存储,传输用 SSL/TLS 协议,访问控制基于 RBAC 机制,严格划分权限并支持多因素认证防非法登录,同时记录所有操作日志且确保不可篡改,定期扫描漏洞,部署防火墙、IDS 与 IPS 抵御攻击;兼容性方面,支持 HL7、DICOM 等医疗接口,能与 HIS、LIS、PACS 集成共享数据,跨平台兼容 Windows、Linux,支持主流浏览器,移动端 APP 适配 Android 与iOS,且需适配医院现有硬件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同步;易用性上,界面简洁统一,核心功能显眼,报修流程简化为三步,设备查询支持多条件筛选,并提供在线帮助文档与客服,针对老年医护人员,还可增加操作指引弹窗与语音辅助功能。

三、医院维护系统模块化开发方案

按 “高内聚、低耦合” 原则将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各模块通过清晰接口协同,模块间数据交互采用标准化格式,确保数据传输准确及时,例如报修管理模块向维护模块推送工单时,同步附带设备基础信息与历史故障记录;其中设备管理模块供设备数据,输出查询与更新接口;报修管理模块收申请生成工单,传至维护模块并反馈进度,同时对接库存模块查库存;维护模块收工单后,依设备档案定方案,领用零部件后同步结果至设备与数据分析模块;库存模块处理领用操作,输出库存数据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整合数据生成报表推至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配置权限与参数,备份数据保障系统稳定。为提升扩展性,各模块预留功能接口,如设备管理模块可拓展 “设备折旧计算” 子功能,自动算折旧值;数据分析模块可拓展 “AI 故障预测” 子功能,提前识别高风险设备。

技术选型上,后端用 Java 保障稳定安全,借 Spring Boot、MyBatis 简化开发;前端用 Vue.js 实现组件化与响应式设计,搭配 Element UI 构界面;数据库采用 MySQL 存结构化数据、MongoDB 存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分库分表按设备类型或时间拆分数据;服务器与中间件选 Tomcat 作 Web 服务器支持集群,用负载均衡分配请求;Redis 缓存高频访问数据提响应速度;RabbitMQ 处理异步通信防阻塞;集成与安全方面,用 RESTfulAPI 实现接

口通信;SSL/TLS 1.3 加密传输;BCrypt 加密密码;部署防火墙、WAF 防护;

引入数据脱敏技术处理敏感内容。

实施保障需多维度推进,项目管理上,组建专业团队分工明确,含项目经理、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医疗行业顾问;用敏捷开发分 4 个迭代周期,每周期后组织用户评审;每周例会控进度,建风险预警机制定应急预案。人员培训采差异化模式,维护人员侧重实操与设备知识;医护人员侧重报修与工单跟踪;管理员侧重高级功能;培训后考核发证,定期复训。测试验收分四阶段,单元测试覆盖核心功能,集成测试验接口兼容,系统测试模拟极端场景,用户验收邀科室代表参与;关键场景需压力与兼容性测试。后期维护建运维团队供 7×24 小时响应,远程优先解简单故障;定期备份数据,采本地与云端双重备份;每月扫漏洞、每季度优性能;建需求变更机制收反馈;可与开发商签长期维护协议获技术支持。

四、结论

本研究针对适配智慧医疗的医院维护系统,明确传统模式与智慧医疗的矛盾,构建多维度需求框架,提出模块化开发方案与实施保障。系统通过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可解决传统维护痛点,如人工流程冗余、故障响应滞后等问题,显著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与医疗安全。未来结合 AI 技术优化预警与决策功能,例如通过深度学习模型精准预测设备故障概率,能进一步适配智慧医疗发展,为医院高质量运营提供更有力支撑。此外,该系统的开发思路与方案可推广至基层医院,通过功能精简与成本控制,如简化部分非核心数据分析功能、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服务器配置,满足不同规模医院的维护需求,助力缓解基层医院维护资源不足的困境,推动智慧医疗在医疗行业的全面落地。

参考文献

[1] 郁旦 .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架构设计与实践 [J]. 科技与创新 ,2025,(16):88-90+94.DOI:10.15913/j.cnki.kjycx.2025.16.023.

[2] 王松华 .5G 数字孪生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J]. 中国宽带 ,2025,21(10):145-147.DOI:10.20167/j.cnki.ISSN1673-7911.2025.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