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三新”语境中读后续写与思维品质提升的融合实践

作者

汤苏群

江西省吉水中学 331600

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三新”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考英语引入读后续写题型,要求学生在阅读给定短文后,根据所给段落开头语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这一题型测试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更深层次地考查其对文本的理解、情节的推断、情感的把握以及逻辑的连贯性,所以读后续写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特别是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理想载体,探索其与思维品质提升的融合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读后续写与思维品质的内在关联

读后续写本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的高阶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密切相关,首先,它要求具备逻辑性思维,续写内容必须与原文在情节推进、人物性格发展及情感基调上保持一致,学生需严密推理预测故事走向,确保情节合理、连贯,避免出现逻辑断裂;其次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学生需深入分析原文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决策依据及环境影响,甚至对文本隐含的价值观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续写中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与选择;再次创造性思维是续写的生命力所在,在尊重原文逻辑和主题的前提下,学生应发挥想象力,设计新颖的情节转折、巧妙的结局或赋予人物独特的发展路径,展现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最后系统性思维贯穿始终,学生必须整体把握文本的结构布局、主题立意与叙事线索,将局部续写置于全文语境中统筹考量,实现对信息的深度整合与系统建构,确保续写与原文浑然一体。

二、融合实践的有效路径

(一)精选文本,搭建思维脚手架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精选合适的文本是培养思维品质的首要环节,教师应优先选择情节紧凑、富有张力,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且主题具有深度探讨价值的记叙性文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系统分析文本的叙事结构,包括起因、发展、高潮与结局的布局,把握人物在事件中的成长与转变(即“人物弧光”),理解核心冲突的设置及其对情节推动的作用,并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主题与思想内涵,同时,设计递进式问题链,帮助学生提取影响续写的关键要素,如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轨迹、核心矛盾、环境描写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埋下的伏笔与暗示等,这些分析为后续的合理想象与逻辑推演搭建了坚实的思维支架,确保续写既源于文本又富有创造性。

(二)设计问题链,激活深度思维

为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教师需精心设计多层次、递进式的问题链,首先,提出预测性问题,如“根据前文线索,接下来最可能发生什么?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基于文本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培养其因果思维与预判能力;其次设置探究性问题,如“主人公为何做出这一选择?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不同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促使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动机,评估行为合理性,发展批判性思维;再者提出开放性问题,如“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如何应对?故事是否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结局?”,鼓励学生跳出文本框架,发挥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最后反思性问题,如“作者想传达什么价值观?你是否认同?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理解与价值判断,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实现语言学习与人文思考的融合。

(三)引导逻辑推理,确保情节连贯

为确保续写内容与原文逻辑自洽、情节连贯,教师需系统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训练,可指导学生绘制“情节发展树”或“思维导图”,将可能的续写方向、分支情节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可视化,帮助学生在多种可能性中筛选出最合理、最连贯的路径,特别强调因果链的构建,要求续写中的每一个情节转折、人物行为都必须与原文形成清晰、合理的因果联系,避免出现突兀或断裂的“机械降神”式结局,同时注重情感一致性,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线索,确保续写部分的情感表达符合人物性格发展和具体情境逻辑,使人物行为真实可信,这种结构化思维训练,学生能写出情节完整的故事,更能建立起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四)鼓励批判与创新,提升表达品质

在确保逻辑合理的前提下,应大力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表达,以提升续写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现力,可推行“多版本续写”策略,要求学生针对同一文本构思2-3 个不同的续写方案,比较各方案在逻辑性、创新性和情感表达上的优劣,自主选择并完善最具潜力的版本,锻炼其评估与决策能力,坚持“合理出新”原则,在尊重原文主题、人物性格和基本情节走向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细节描写、对话设计、心理刻画或结局安排上大胆创新,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写作,此外组织同伴互评与研讨活动,让学生依据“逻辑性、连贯性、创造性、语言质量”等维度相互评价作品,在交流与辩论中碰撞思想,深化对文本与写作的理解,最终实现语言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协同提升。

结论

在“三新”语境下,将读后续写教学与思维品质提升深度融合,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转变角色,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思维发展的引导者,精选文本、设计高质量问题链、系统引导逻辑推理、鼓励批判与创新表达、实施多维评价,构建以思维发展为导向的读后续写教学模式,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深度发展其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其在应对高考挑战的同时,成长为具备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的终身学习者,未来教学应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在读后续写思维可视化、过程记录与智能反馈中的应用,深化融合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崇妹 .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策略 [J].2024(6):101-103.

[2] 陈丽娟 . 以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法分析 [J].当代家庭教育 , 2021, 000(027):P.175-176.

[3] 朱铁 . 高中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读后续写思维品质的路径 [J]. 新课程研究 , 2024(10):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