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生自主管理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究

作者

周妹近

常州市第四中学

引言: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传统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自主管理理念为课堂互动提供新思路,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管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从学生自主管理视角出发剖析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现状,探索优化策略,期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效能。

一、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现状分析,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培养

(一)课堂互动参与度不均,学生自主意识缺失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环境中学生参与度呈现明显梯度分化现象,前排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后排学生往往陷入沉默状态长期缺乏互动机会,这种参与不均现象反映出课堂资源分配失衡,导致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位置难以形成主动参与习惯。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主意识缺失,许多学生习惯等待教师安排缺乏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对自身学习责任认识不足形成依赖心理。

这种现状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有密切关联,学生长期以考试分数为导向忽视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缺乏对学习全过程把控意识,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初中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不敢主动发言害怕犯错。这种心理障碍制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效果不佳,如何打破这一僵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亟需解决问题。

(二)教师主导地位过强,学生管理能力薄弱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主导地位过强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教师包揽课堂环节设计决定教学进度,控制课堂讨论方向甚至预设标准答案,这种一言堂教学模式虽然看似课堂秩序井然,实则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压抑创新精神。教师习惯性掌控课堂全局包括提问方式、回答时间等,学生仅成为指令执行者难以形成独立思考习惯。

这种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管理能力薄弱,表现为课堂任务安排被动接受,小组活动组织能力不足,学习计划制定困难及自我监督执行力低下,长此以往学生缺乏自我管理锻炼机会,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形成对教师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在英语学科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出需要大量实践机会,而教师过度主导反而压缩学生语言运用空间不利于语言能力培养,如何平衡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关系为学生创造管理实践机会,成为英语教学改革关键问题。

(三)传统互动模式局限,学生潜能发挥受阻

传统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主要局限于教师提问 - 学生回答 - 教师评价单一模式,这种线性互动方式虽然看似高效实则缺乏深度与广度,课堂互动流于形式,学生回答问题时间有限难以展开深入思考与表达。互动内容多围绕教材知识点展开,缺乏与现实生活联系难以激发学生持久兴趣,这种互动模式固化学生思维方式制约创新能力发展。

学生潜能发挥受阻主要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难以充分展现,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其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大量互动获取语感,形成语言思维。然而现有互动模式下,学生语言输出机会有限难以形成流利表达习惯,同时课堂互动缺乏开放性问题探讨,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不足思维深度受限。互动评价标准单一,过分强调语法准确性而忽视交际有效性挫伤学生参与热情,改变传统互动模式局限构建多元互动体系释放学生潜能,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迫切需求。

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英语课堂互动策略优化

(一)小组合作机制建立,自主管理能力强化

小组合作机制建立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合理分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激发学生互助精神与主动参与意识。异质性分组原则将不同学习风格、语言水平学生组合形成优势互补学习共同体,每组设立组长负责任务分配、进度监控、成果汇报等工作,其他成员分工协作承担资料收集、内容整理等不同角色,此类机制让学生深度参与决策过程体验管理责任,培养领导才能与团队协作精神。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阶段目标,设计学习路径监督执行过程,教师仅适时提供指导而非直接干预,鼓励学生解决组内冲突培养沟通协调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任务如英语文化调查、主题演讲等活动,锻炼学生资源整合能力与时间管理能力,使课堂互动效率显著提高学生责任意识与领导才能明显增强。

牛津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Seasons 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机制展现显著效果,课前教师依据学生英语水平与性格特点将全班划分为六个四人小组,每组包含学习优秀者、中等水平者及学习困难者确保能力互补。各小组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探究主题:春季风俗、夏季活动、秋季景色及冬季节日等,围绕 How weather affects our life 核心问题展开探究,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其他成员分别承担资料查找、内容编排等任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季节轮盘问答热身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各小组进入合作学习环节,共同完成季节词汇地图构建归纳季节特征与相关表达。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进程,遇到困难如 weather 与 climate 区别、季节习俗表达等问题时先组内讨论寻求解决方案,无法解决再向教师求助,课堂后半段各小组展示成果包括季节主题海报、天气预报模拟等多种形式,展示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确保全员参与。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互评互助体系构建,课堂参与热情激发

互评互助体系构建打破传统教师独断评价模式,引入多元评价主体使学生参与评价全过程,形成全方位育人机制,先建立明确评价标准包括语言准确性、交际有效性等维度,确保评价客观公正。实施同伴互评机制,学生互相点评发言表现提出改进建议,既锻炼评价能力又获取多角度反馈,推行小组互评制度,各小组对其他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团队协作与批判思维能力。设立英语互助大使角色鼓励语言能力较强学生帮助学习困难同伴,形成互帮互学良性循环,实施成长积分卡奖励制度记录学生互助行为与进步表现,定期兑换荣誉或实物奖励强化积极行为。特别注重营造宽容错误环境,引导学生理解错误为学习必经过程减轻语言学习心理压力,通过这种互评互助体系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学习动力持续增强英语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牛津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Travelling 教学中,互评互助体系构建展现卓越成效,课前教师设计旅行体验评价表包含语言表达流畅度、内容丰富性、等评价指标,每项设置四级评分标准供学生互评参考。课堂伊始教师组织旅行专家咨询会活动,班级分成咨询者与顾问两类角色,咨询者准备旅行问题顾问提供专业建议,活动结束后双方互相评价对方表现并填写反馈表。接着进入课文学习阶段学生分组完成Reading 部分,每组设立词汇助手负责解释生词,语法顾问负责分析句型,发音指导负责纠正发音问题,组内成员遇到困难可以向专属助手求助。教师巧妙设计旅行计划展示会,各小组制作不同国家旅行攻略包含交通方式、景点推荐、文化禁忌等内容,展示完毕后实施星级评价活动,每组评委为其他组作品打分并写出具体评语。

(三)角色轮换制度实施,管理责任意识培养

角色轮换制度实施目的在于打破固定身份定位,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锻炼机会,通过设置小老师、活动主持人等多样化角色让学生轮流担任不同管理职责,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循序渐进原则,初期安排简单任务如课前预习检查、单词听写组织等,逐步过渡到课堂环节设计、主题讨论引导等高难度任务。教师提前进行角色培训明确职责要求,提供必要支持确保学生胜任角色要求。

管理责任意识培养体现在权责统一实践中,学生担任管理角色时拥有相应决策权与奖惩权同时承担结果责任,例如担任小老师角色学生设计部分教学环节,组织课堂活动评价同学表现,但也需对教学效果负责,通过角色轮换学生体验不同管理岗位要求,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培养责任担当精神。这一制度打破传统师生二元对立模式形成共同管理课堂新格局,学生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为未来社会适应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堂互动评价体系创新,自主管理长效机制构建

(一)多元评价标准制定,自我反思能力提升

多元评价标准制定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成长参照,新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语言知识掌握程度而是拓展至交际能力、思维深度等多个维度。具体包括语言应用能力评价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思维品质评价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表现,合作能力评价考察团队协作与任务完成效果,自主管理评价关注学习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帮助学生记录学习体会、困惑、突破点,分析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引导学生运用SWOT 分析法审视自身学习状况,明确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牛津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 good read 教学实践中,多元评价标准制定与自我反思能力培养有机融合,针对本单元阅读主题特点教师设计阅读星级评价体系,包含阅读理解准确性、阅读速度、批判性思考、创意表达四个维度评价标准。课前学生填写阅读习惯自评表,对自身阅读兴趣、阅读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初始参照点,课堂开始阶段教师组织书籍推荐官活动,学生轮流担任推荐官介绍自己喜爱英文书籍,听众根据评价表为推荐官表现打分并写出建议。进入课文学习环节采用阅读策略工坊形式,学生分组尝试不同阅读策略如扫描阅读、推断阅读等完成课文理解任务,随后填写策略效果反思表分析各种策略适用情境。课堂中段设置读书心得分享会,学生创作海报、思维导图或微视频形式展示对课文主人公观点看法,作品通过六边形评价法接受评价,即从内容深度、语言准确性、创新思维、表达流畅度、文化理解、合作精神六个方面获取评分。

(二)即时反馈渠道拓展,互动质量持续改进

即时反馈渠道拓展旨在打破传统反馈方式局限,构建多维交流网络,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线上互动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学习软件等,实现课堂内外无缝连接,学生可以随时提交问题反馈,教师及时回应打破时空限制。创新课堂反馈方式引入信号卡系统,学生通过展示不同颜色卡片表达理解程度,教师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同时设立课堂热点问题栏记录课堂中频繁出现问题,集中讨论解决提高教学针对性。

互动质量持续改进需建立系统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对课堂互动满意度调查,分析问题成因优化互动策略,实施互动质量观察员制度,指定学生记录课堂互动情况包括参与人数、问题类型等,为互动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教师定期组织课堂互动研讨会,师生共同分析互动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共建理想课堂,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互动质量监测 - 反馈 - 改进闭环系统,推动课堂互动持续优化确保每位学生获得适切成长机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理念。

结论:探究从学生自主管理视角探索初中英语课堂互动策略,通过分析当前课堂互动现状与问题提出系统优化方案,小组合作机制建立、互评互助体系构建、角色轮换制度实施等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优化课堂互动质量。多元评价标准制定、即时反馈渠道拓展等措施构建自主管理长效机制,保障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成果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为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成红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J]. 校园英语 , 2020(18):145-145.

[2] 白艳彬 . 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策略探究 [J]. 电脑乐园 , 2019(5):1.

[3] 张莉 . 初中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进展 , 2024, 14(2):1778-1782.DOI:10.12677/AE.2024.142276.

[4] 王怡欢 , 管春华 . 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J]. 中小学电教 : 综合 , 2023(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