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优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作者

池磊

150203198602163376

一、引言

高层建筑具有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用电设备繁多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电气消防系统作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关键设施,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火灾防控的效果。因此,对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概述

当前,高层建筑普遍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电气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火灾信号,并发出警报;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则为人员疏散提供照明和方向指引 。

(二)存在问题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分探测器灵敏度不足,在早期火灾阶段难以准确探测到烟雾、温度等火灾信号,导致报警延迟。同时,探测器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如灰尘、潮湿等,出现误报现象。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各消防设备之间的联动逻辑不够完善,存在联动不及时或联动错误的情况。例如,在火灾发生时,消防水泵未能及时启动,影响灭火效果;防排烟风机与防火卷帘门的联动不协调,无法有效控制烟雾蔓延。

3.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部分应急照明灯具亮度不足,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合理,在火灾烟雾环境下,难以清晰地为人员提供疏散方向指引。此外,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备用电源续航能力有限,无法满足长时间疏散的需求。

4. 系统整体可靠性:电气消防系统的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系统整体可靠性下降。同时,系统的冗余设计不足,一旦某个关键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部分或全部失效。

三、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优化设计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优化

1. 采用新型探测器:引入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和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提高探测器对早期火灾的探测灵敏度。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区分烟雾信号和干扰信号,减少误报率;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适用于大空间场所,可实现远距离火灾探测。

2. 优化探测器布局:根据高层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火灾危险等级,合理布置探测器。对于人员密集、用电设备多的区域,增加探测器的密度;对于高大空间场所,采用分层、分区的探测方式,确保火灾探测无死角。

3. 建立火灾预警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城市消防指挥中心联网,实现火灾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远程监控。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火灾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优化

1. 完善联动逻辑:根据火灾场景和消防设备的功能特点,制定详细的联动控制策略。例如,在火灾发生时,优先启动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的防排烟风机,关闭防火卷帘门,启动消防水泵和消火栓系统。同时,实现消防设备之间的联动互锁,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引入智能控制模块,实现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火灾信号自动判断火灾规模和发展趋势,调整消防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灭火效率。例如,根据火势大小自动调节消防水泵的流量和压力。

3. 加强系统兼容性:确保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与其他建筑智能化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安防系统等)的兼容性,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安防系统自动解锁门禁,为人员疏散提供便利。

(三)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优化

1. 提高灯具性能:选用高亮度、低能耗的 LED 应急照明灯具,确保在火灾烟雾环境下,灯具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同时,采用具有光衰补偿功能的灯具,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2. 优化指示标志设置:根据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布局和人员流动特点,合理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蓄光型或自发光型,确保在停电或火灾烟雾环境下能够清晰可见。同时,设置楼层指示标志和安全出口标志,为人员提供准确的疏散方向指引。

3. 增强备用电源续航能力:采用大容量、高可靠性的蓄电池作为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备用电源,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持续工作至少 90 分钟。同时,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其性能良好。

四、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可靠性分析

(一)可靠性指标确定

1. 系统可靠度: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电气消防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2.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表示系统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3. 平均修复时间(MTTR):指系统发生故障后,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平均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二)可靠性分析方法

1. 故障树分析(FTA):以系统不发生故障为顶事件,通过分析系统故障的各种可能原因,建立故障树模型。然后,利用故障树模型计算系统的可靠度和故障概率,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2. 可靠性框图分析(RBD):根据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绘制可靠性框图。通过对可靠性框图的分析,计算系统的可靠度和各组成部分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三)可靠性提升策略

1. 设备冗余设计:对关键消防设备(如消防水泵、火灾报警控制器等)采用冗余设计,当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自动投入运行,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2. 定期维护与检修: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电气消防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和零部件,确保系统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 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对电气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

五、结论

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是保障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运用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估和提升系统可靠性,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完善电气消防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为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集成化将成为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 李志强 , 赵晓东 . 高层建筑电气消防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J]. 建筑电气 , 2023, 42(8): 34 - 39.

[2] 陈立新, 周明, 吴华.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优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 , 2024, 43(5): 705 - 709.

[3] 刘勇 , 孙晓峰 , 黄伟 .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研究与应用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22, 32(11): 121 - 126.

[4] 张立军 , 王芳 , 李军 .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J]. 照明工程学报 , 2023, 34(6): 105 - 110.

[5] 赵宏伟 , 钱进 , 孙涛 .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电气消防系统可靠性研究[J].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 2024, 42(3): 45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