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
陈佳蕾
洛阳市实验中学 471000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改革重点,而“教、学、评”一致性是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对实现素养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然而当前初二数学教学仍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脱节、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不协调、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通过基于实际教学情况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现实困境,提出相应实践路径和创新举措,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探析初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现实困境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存在错位现象,教师课堂教学强调知识教学和解题技巧训练,而忽视数学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导致课堂教学难以与核心素养目标有效衔接。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点掌握情况,而对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评价不足,使教师备课教学时难以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学生学习时也缺乏明确目标指引。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协调不够,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探究机会,而评价方式则主要通过试卷考查验证学习效果忽视学习过程性表现评价,使教和学脱节,评和教学不同步。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突出,部分学校教学设备陈旧,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数学实验条件不足难以开展有效探究活动;课时安排紧张,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透彻,对“教、学、评”一致性认识不深入,教学设计能力与评价实施水平有限,难以构建协调统一教学体系。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激励措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班级规模过大增加教学难度,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化,难以形成良好教研氛围与实践共同体。
二、构建初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路径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体系构建须围绕数学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展开,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协调统一,多元评价机制应包含课堂表现、实践探究等维度,全面覆盖知识理解、情感态度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应重视问题导学,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合作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协作能力发展,项目式学习则有助于知识整合应用;教学资源配置优化需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可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认识,开展示范课观摩与评价实践研讨,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学校管理机制完善应制定科学评价标准推动校本教研常态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形成良好发展生态,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致性路径可具体落实。教学设计时先明确核心目标: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变换认知与应用能力;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建筑、艺术品中轴对称图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轴对称现象激发学习兴趣。知识建构环节设计找一找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拍照或绘制并标出对称轴,课堂上分组展示交流;接着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利用折纸方式探究轴对称性质,学生通过折叠、描点验证点、线段、角在轴对称变换下性质;再设计创一创环节,学生利用轴对称原理创作美丽图案。评价设计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学生轴对称现象收集评价占 20% ,操作探究过程与结论表达占 30% ,创意作品设计占 20% ,概念理解与应用能力测试占 30% 。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初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创新举措
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应组织教研组深入研读课程文件,明确各模块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编制校本实施指南将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建立培养进度监测机制确保目标达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打破章节界限,按照数学思想方法组织内容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整体评价方案使评价内容与教学重点一致。课堂互动模式创新可推行提问 - 探究 - 展示 - 反思四步教学法,各环节均设计评价标准;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梯度任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小组合作学习建立互评机制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实践性评价任务开发应设计数学实验、数据调查等真实情境任务;创设数学活动周组织各类竞赛拓展评价渠道。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习轨迹与变化,包括作业样本、探究报告等材料;数字化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行为数据,生成分析报告辅助教学调整。校际联盟共同体建设可联合周边学校开展协同探究,共享资源经验;邀请专家指导解决实践难题;举办区域性研讨活动推广创新成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学中可实施创新举措示范。教学设计采用历史视角切入,讲述勾股定理发现和应用历程,结合中外数学家不同证明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兴趣。课堂实施分三个学习阶段:探究验证阶段让学生通过剪纸活动直观感受勾股定理,亲手剪出边长为 3、4、5 小正方形,拼接成边长为 5 大正方形,体验 32+42=52 关系;推理证明阶段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多种证明方法,包括面积转化法、相似三角形法等,鼓励创新思考;应用拓展阶段设计情境任务校园测高,学生使用简易测量工具,运用勾股定理测量校内物体高度。评价设计贯穿全程:探究日记记录思考过程占 25% ,小组合作证明方案设计占 25% ,实地测量任务完成质量占 30% ,拓展应用解决新问题能力占 20% 。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初二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现实困境构建实践路径提出创新举措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评价脱节问题。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需要多维度系统推进,包括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各学段衔接问题,探索跨学科整合模式,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波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实施 [J]. 中学数学 , 2022(18):70-71.
[2] 武宁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实施 [J].互动软件 , 2023(7):387-388.
[3] 王素芬 . 基于”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 2023(24):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