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效果
何其敏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七中学
引言:小说是文学体裁重要类型,蕴含丰富情感、深刻主题和鲜明人物形象,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思辨思维具有独特价值,然而当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学生兴趣不足、解读流于表面、思维拓展有限等问题。如何提升小说阅读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世界感受文学魅力,形成深度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问题,通过从兴趣激发、文本解析和思维拓展三个方面探讨有效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效果途径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打开小说阅读之门
教师应当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引入教学,如播放和小说内容相关音乐,展示特定历史背景图片或朗读精彩片段让学生在多感官体验中产生阅读期待,设计前置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文本。组织多样化阅读活动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兴趣,如开展小说人物模拟法庭和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文本体验阅读乐趣。阅读环境营造同样重要,教室图书角设置校园阅读空间打造,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措施都能创造良好阅读氛围。
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分享个人阅读体验邀请作家或名人讲述阅读故事,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品小说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针对不同学生阅读基础差异采取分层阅读指导策略,为阅读困难学生提供阅读支架,为阅读能力较强学生设计挑战任务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评价方面摒弃标准答案模式,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阅读感受,建立开放包容评价体系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获得成功体验和成长喜悦。
二、深入解析,把握小说内涵之美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通过通读全文和把握故事梗概等方式建立对文本宏观理解,随后设计层层递进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内部让学生从表层情节走向深层主题,文本细读环节尤为关键,教师应当选取关键段落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分析修辞手法感受表达效果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应注重多维视角,引导学生通过外貌、语言等多种描写方式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通过人物关系网络分析把握人物群像,通过前后对比理解人物成长变化。小说环境描写同样值得关注,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人物心理、主题表达间关系理解环境描写艺术功能,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独特写作风格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对于小说主题探讨,教师应避免简单灌输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形成自己理解,文本比较阅读也是深化理解有效途径拓宽学生文学视野。
以《骆驼祥子》小说为例,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了解老舍写作背景和北京城市风貌,建立对文本历史文化语境认识,接着设计问题链:祥子经历哪些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如何影响祥子性格变化?小说通过祥子命运折射何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可以聚焦祥子从勤劳朴实到麻木堕落心理轨迹,分析虎妞、小福子等人物对祥子命运影响构建人物关系网络,文本细读可以选取祥子初买人力车欣喜若狂、失车后痛不欲生关键段落,品味老舍细腻心理描写和朴实无华语言风格。环境描写分析重点放在北京城不同区域描写如何反映社会阶层差异,以及恶劣天气描写如何暗示人物命运。主题探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为何祥子最终堕落、小说批判什么社会问题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关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思考,实现阅读升华之路
教师应建立文本和现实生活联系使文学阅读和社会认知相融合,通过主题拓展阅读推荐和课内小说主题相关作品,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文学认知,跨学科阅读同样重要,引导学生将小说内容和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结合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创造性阅读活动设计也能促进思维拓展,如小说续写、改编剧本等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深化理解。组织小说批评性讨论,鼓励学生对作品提出质疑表达不同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将小说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指导学生学习作家写作技巧,迁移运用到自身写作实践中促进表达能力提升。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思考人性复杂性,探讨生命意义形成自己价值观念,阅读反思环节同样不可或缺,引导学生撰写阅读笔记,记录阅读过程思想变化形成阅读反思习惯,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当组织校园读书节和邀请专家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阅读文化氛围。
以《西游记》小说为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超越表层故事情节拓展多维思考,先组织学生探讨小说寓言象征意义,如唐僧师徒四人代表人性不同面向,八十一难象征人生修行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人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和挑战,接着开展主题拓展阅读,推荐《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神魔小说甚至引入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东西方神话体系比较探究。跨学科融合方面可以结合历史学了解唐代社会背景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联系宗教学探讨佛道思想影响甚至借助地理学分析小说中西域风土人情描写真实性。创造性表达环节可以设计编写第八十二难、改编某个妖怪故事为现代剧本等任务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批判性讨论可以围绕唐僧形象是否过于软弱、孙悟空行为是否过于暴力等问题展开培养学生多元思考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西游记》流传几百年不衰原因,分析其对我国文化心理结构影响,以及现代影视改编作品如何重新诠释经典。
结论: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效果需要构建完整教学体系从激发兴趣入手,通过深入解析培养能力以思维拓展促进成长,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而非主导阅读过程。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创设丰富教学情境使小说阅读教学更具吸引力与实效性,通过系统性教学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文学素养培养人文情怀,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目标让小说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娜 .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考试周刊 ,2017(53):1.
[2] 马贵涛 . 如何优化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 [J]. 西部素质教育 , 2016,2(22):1.
[3] 何俊 .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J]. 南北桥 , 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