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制备
王倩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五星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其治疗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盐酸二甲双胍作为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具有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还在心血管保护、减肥等方面展现出潜在益处 。然而,普通盐酸二甲双胍制剂存在服药次数频繁、血药浓度波动大等问题,患者依从性较差,且易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
二、盐酸二甲双胍与胃漂浮缓释制剂概述
2.1 盐酸二甲双胍的性质与药理作用
盐酸二甲双胍化学名为 1,1- 二甲基双胍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盐酸二甲双胍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
2.2 胃漂浮缓释制剂的原理与特点
胃漂浮缓释制剂是利用制剂的密度小于胃液密度,使其在胃液中能够漂浮,从而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 。同时,通过选用合适的骨架材料等,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其特点包括: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使药物在胃部及小肠上端充分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的突释风险,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
三、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制备工艺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盐酸二甲双胍(药用级);骨架材料(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K100M、乙基纤维素 EC 等);产气剂(如碳酸氢钠、柠檬酸等);润滑剂(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等);粘合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羟丙基纤维素HPC 等);其他辅料(如乳糖、淀粉等) 。
3.1.2 实验仪器
粉碎机、筛分仪、电子天平、高速搅拌制粒机、流化床干燥机、整粒机、压片机、溶出度测定仪、电子密度计等 。
3.2 处方筛选
3.2.1 骨架材料的筛选
骨架材料是影响胃漂浮缓释片缓释效果的关键因素。分别选用不同黏度的 HPMC(如 HPMC K4M、HPMC K15M、HPMC K100M)进行实验 。以药物释放度为指标,考察不同 HPMC 对盐酸二甲双胍释放的影响 。结果发现,HPMC K100M 形成的骨架结构更稳定,能有效延缓药物释放,故选择 HPMC K100M 作为骨架材料 。
3.2.2 产气剂的筛选
产气剂的种类和用量影响片剂的漂浮性能。选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进行实验,考察不同产气剂组合及用量对片剂起漂时间和漂浮持续时间的影响 。结果表明,碳酸氢钠与柠檬酸以一定比例(如 2:1)组合,且用量为处方总量的 6% 时,片剂能迅速起漂,且漂浮持续时间可达12 小时以上 。
3.2.3 润滑剂的筛选
润滑剂可改善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减少粘冲现象。分别考察硬脂酸镁和微粉硅胶对片剂质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硬脂酸镁用量为 0.5% 时,片剂的外观、硬度和脆碎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故选择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 。
3.3 制备工艺优化
3.3.1 制粒方法的选择
分别采用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进行实验 。湿法制粒可使物料混合均匀,颗粒成型性好,但干燥时间较长;干法制粒无需干燥过程,但颗粒的均匀性和可压性相对较差 。综合考虑,选择湿法制粒方法,并对制粒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制粒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 。确定搅拌速度为 200r/min ,制粒时间为 10min 时,颗粒质量最佳 。
3.3.2 压片工艺的优化
考察不同压片压力对片剂硬度和脆碎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压片压力为 80kN 时,片剂硬度适中,脆碎度小于 1% ,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对压片机的冲模进行选择,采用浅凹冲模,可使片剂表面光滑,外观良好
3.4 制备流程
将盐酸二甲双胍、骨架材料、产气剂及部分辅料过 80 目筛备用 。将粘合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在高速搅拌制粒机中,将主药与辅料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溶液,搅拌制粒 。将制得的湿颗粒置于流化床干燥机中,40℃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 3% 。干燥后的颗粒用整粒机整粒,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 。采用压片机,在优化的压片工艺条件下进行压片,制成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 。
四、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质量评价
4.1 片重差异检查
随机抽取 20 片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定每片的重量 。计算平均片重,并与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20 片片剂的片重差异均在规定范围内,符合质量要求 。
4.2 硬度测定
采用硬度仪测定片剂的硬度 。取10 片片剂,分别测定其硬度 。结果表明,片剂的硬度在 50 - 70N 之间,硬度适中,能够满足生产、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
4.3 脆碎度检查
取若干片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称重后置于脆碎度测定仪中,以 25r/min 的转速转动100 次 。取出片剂,称重,计算减失重量 。结果显示,片剂的脆碎度小于 1% ,符合质量标准 。
五、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药物释放机制探究
5.1 释放数据模型拟合
将体外释放度测定得到的数据分别用零级释放模型、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 模型和 Korsmeyer - Peppas 模型进行拟合 。通过比较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 R2 ),判断药物的释放机制 。结果显示,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药物释放数据与 Korsmeyer-Peppas 模型拟合度最高,相关系数R2 大于0.95,表明药物释放机制以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为主 。
5.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评价,成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胃漂浮缓释片 。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骨架材料、产气剂和润滑剂,以及优化制粒和压片工艺,对提高片剂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片剂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良好 。药物释放机制探究表明,药物以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的方式释放,这与胃漂浮缓释片的设计原理相符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未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开展体内实验,以全面评价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疗效和安全性 。
六、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处方筛选、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成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胃漂浮缓释片 。确定了以 HPMC K100M为骨架材料、碳酸氢钠与柠檬酸为产气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的处方组成,优化了湿法制粒和压片工艺 。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片剂的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性能等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药物释放机制以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为主 。
参考文献:
[1] 李明 , 王芳 , 刘辉 . 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的处方优化与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J]. 中国药剂学杂志 , 2023, 21(3): 185-193.
[2] 张伟 , 赵悦 , 陈宇 . 新型骨架材料在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J]. 药物研究进展 , 2024, 42(4): 32-39.
[3] 刘敏 , 孙浩 , 周鹏 . 不同产气剂对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漂浮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J]. 药学实践杂志 , 2023, 41(5): 43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