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辅助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与实施机制研究

作者

文小华

贵州省麻江县第一中学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深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县域高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与升学发展;然而县域高中受限于地理位置、师资水平等因素,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理想。人工智能技术凭借个性化学习、精准评估、资源丰富等优势,为解决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探究基于县域教育实际情况,探究人工智能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与实施机制。

一、AI 辅助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学校引入智能阅读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平台分配阅读材料,学生完成线上阅读任务,系统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并生成数据报告;这种模式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增强教学互动性,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而调查显示县域高中智能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不足。硬件设施配置不完善,许多县域高中缺乏充足电脑设备,网络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全面应用智能技术需求;教师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智能技术认识不足操作能力欠缺,难以有效整合智能技术与教学内容;平台资源与县域高中学情匹配度低,现有智能平台多针对城市学校设计,忽视县域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特点导致学生使用困难。

智能技术应用浅表化问题突出,部分学校仅将智能技术作为展示工具未能深入融入教学全过程;资源适配性差,现有智能平台阅读材料多样性不足难以满足县域高中不同学生需求;师生依赖性强,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智能平台忽视教学主导作用,学生思维主动性受限。而且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县区智能技术应用水平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加剧教育不均衡现象;缺乏系统规划,许多学校缺少智能技术应用长效机制导致应用碎片化、随意性强。这些问题制约智能技术在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亟需探索构建符合县域特点智能辅助教学模式。

二、AI 辅助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与优化路径

构建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智能辅助模式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技术为支撑原则,基于县域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推进,智能辅助教学应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形成闭环学习体系。课前阶段教师应当利用智能平台推送预习材料,学生完成基础阅读任务,系统自动记录预习情况教师据此调整教学计划;课中阶段教师运用智能工具展示阅读文本,实时开展互动问答,捕捉学生阅读难点针对性讲解;课后阶段系统根据学生表现自动推送个性化练习,巩固阅读技能。为确保智能辅助模式有效运行应强化县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组织校际交流活动促进优质经验共享;同时建立县域特色阅读资源库,汇集符合不同学习水平文本材料支持分层教学实施。

以人教版必修一 Unit 1 Teenage Life 为例,智能辅助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可以分三个环节:课前预学环节教师通过智能平台推送与青少年生活相关短文,如 GrowingPains 文章片段,学生阅读后回答基础问题,智能系统收集学生预习数据生成词汇掌握热图与问题答对率分析,教师据此确定教学重点。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智能设备扫描课文二维码进入互动阅读界面,通过点击生词获取释义与例句完成阅读理解小测验,系统实时反馈学生理解情况,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展开讲解;在讨论生活变化部分教师启用智能讨论板,学生提交观点系统自动归类相似看法,形成思维导图促进深层次思考。课后拓展环节智能平台根据学生阅读表现,向基础薄弱学生推送简化版青少年成长故事,向中等水平学生推送类似主题文章,向优秀学生推送挑战性议论文实现差异化学习;同时学生通过智能语音评测系统朗读课文,获取发音建议提升语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AI 辅助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实施机制是确保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智能辅助模式有效运行关键。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统筹资源配置与技术支持;学校层面需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与过程监督,确保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教研组层面则承担教学探究与经验推广职责,形成共同提升格局。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循环迭代机制,通过计划- 实施- 评估- 改进环路持续优化应用方案。同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十分必要,将智能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设立专项奖励鼓励教师创新应用;针对县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异大问题,建立梯队培养机制组织骨干教师参与高阶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带动普通教师形成滚雪球效应。

以人教版选修一 Unit4BodyLanguage 为例,实施机制具体运作通过全流程智能辅助方案展现。教学准备阶段县级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该单元智能教学设计模板与资源包,包含肢体语言文化差异视频、动作表情识别练习等素材,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课前预热阶段教师通过县域智能教学平台推送肢体语言小测验,学生完成后系统生成班级认知地图,显示学生对肢体语言认知盲区教师据此调整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环节学生通过智能协作工具共同标注文中提及各国肢体语言差异,系统自动整合成对比图表;深度思考环节教师启用智能讨论区,学生围绕“Why do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body language?”展开探讨,智能助手为学生提供表达建议与词汇支持。课后拓展阶段系统根据学生表现推送个性化任务如制作肢体语言文化差异视频、开展跨文化交际模拟等。

结论:探究基于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智能技术应用现状与问题,提出构建策略与优化路径设计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形成一套完整智能辅助教学模式。构建符合县域特点智能辅助模式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适配性、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并建立多层次管理机制、资源调配机制等保障体系。通过系统推进智能技术应用能有效提升县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未来应当进一步探索县域特色智能教学资源开发、教师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等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靓. 基于AI 赋能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价设计研究[J]. 校园英语,2024(35).

[2] 张玉瑶 , 黄滔 . 高中英语群文阅读中人工智能教学的现状 , 问题与对策探讨 [J]. 创新教育研究 , 2024, 12(8):487-493.

[3] 韩铭起 .AI 技术驱动的在线学习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J]. 中学生英语 , 2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