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何国春
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幼儿园 400701
摘要:研究剖析幼儿“告状”行为内涵,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研究发现,幼儿“告状”源于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的不成熟。通过认真倾听给予尊重、辨别类型针对性引导、培养宽容态度以及提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策略,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为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教育指导。
关键词: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社会性发展
一、引言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告状”行为极为常见。这一行为不仅反映了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更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紧密相连。深入研究幼儿“告状”行为,并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内涵与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当幼儿在集体生活里,遭遇同伴侵犯,或察觉到同伴行为与集体规则相悖时,向教师陈述情况,以寻求帮助、评判是非的过程。如幼儿说“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她没排队”等,皆是典型的“告状”表现。这一行为的产生,源于幼儿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的不成熟。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一)认真倾听,给予尊重
于幼儿教育范畴,倾听被视作一种关键的教育方式以及情感沟通途径。当教师遭遇幼儿“告状”时,应当暂停手头事务,全神贯注倾听幼儿叙述,以温和的态度与眼神向幼儿传达关注。从心理学层面来讲,幼儿处在情感发展的紧要阶段,他们对他人态度的感知十分灵敏。教师专注倾听的姿态,能够让幼儿体会到自身受到尊重,进而在心理上收获安全感与认同感。
比方说,在某次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期间,小明匆忙跑到老师跟前告状称:“老师,小花抢走了我的拼图。”老师马上放下正在整理的教具,蹲下身子,面带微笑看着小明,耐心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老师的这一举动,不但让小明感觉到自己的诉求得到重视,而且也为班级里其他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沟通范例,让幼儿们懂得在交流过程中,认真倾听他人说话是一种基本的礼貌与尊重。
(二)辨别类型,针对性引导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采用各异的引导策略。当面对寻求帮助型的“告状”时,教师不妨给予幼儿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其与同伴通过协商来化解矛盾。这一做法契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借助教师的适度引导,幼儿能够完成那些原本超出自身能力范畴的任务。
若是表现自己型的“告状”,教师务必先将事情的真实状况调查清楚。既不能直接对“告状”行为予以鼓励,也不宜当着“告状”幼儿的面批评被“告状”者。而应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处理问题,引导幼儿以正确的视角看待自己与同伴的行为。
一旦出现报复他人型的“告状”,教师要迅速察觉并及时制止。对于怀有报复心理的幼儿,要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之处。与此同时,要对被欺负的幼儿给予安慰与保护,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针对模仿他人型的“告状”,教师可以引导模仿“告状”的幼儿思考,所发生的事情是否真的有必要向老师报告,以此帮助他们提升判断能力,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告状”行为。
(三)培养宽容态度
培育幼儿的宽容心态,这在减少幼儿“告状”行为、推动其良好社会性发展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教师在日常活动里,借助故事、游戏等途径,引领幼儿学会宽容待人。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往往是通过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事物,去领会抽象概念。
教师可以运用《小熊的宽容》这类故事,向幼儿娓娓道来:小熊在同伴犯错后,选择了谅解,最后赢得了更多友情。在游戏方面,设计“分享玩具”的游戏,一旦幼儿间因玩具分配产生小摩擦,教师便引导幼儿站在对方角度思考,让他们知晓,在和同伴相处过程中,矛盾在所难免,以宽容之心对待同伴,能够收获友谊,让自己更加愉悦。
(四)提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从根源上降低“告状”行为的出现频率,关键在于增强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开展故事分享、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构建一些平常易见的矛盾场景,引导幼儿思索应对策略,同时对场景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判。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幼儿主要通过观察以及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实现学习。
在故事分享活动里,教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小朋友们在游戏的时候,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了争吵。讲完后,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幼儿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像轮流玩、一起合作玩等诸多想法。而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创设与之类似的场景,让幼儿亲身经历,并运用之前讨论得出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借助这些活动,切实锻炼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告状”行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既是幼儿表达自身需求、反映同伴关系和集体规则问题的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幼儿心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实施上述指导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幼儿“告状”,帮助幼儿在冲突中学会交往、解决问题、提升社会性能力。未来,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关注幼儿“告状”行为,不断探索更适宜的指导方法,助力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许露丹.幼儿“告状”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探讨[J].教育界,2022(5):119-121
[2]邓进红,李祥,刘莉.幼儿告状情境下师幼互动行为分析及其教育价值审视[J].学前教育研究,2021(6):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