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建军
湖南省衡南县向阳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421141
湖南衡南县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水稻是衡南县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实际生产量和生产质量与地区粮食安全和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衡南县的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充足的热量和较为集中的雨量。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该地区实现双季稻生产种植提供了助力。衡南县2025 年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约为 132.2 万亩,其中早稻的播种面积任务为45 万亩。由此可见,水稻在当地占据着农业经济的核心位置。但以往进行水稻种植时,种植人员常常盲目选择播期,导致实际播种时间与地区气候特点及水稻品种特性不符。不仅抑制了水稻作物生长发育,还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对此,加大研究不同播期处理给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带来的影响,可为后续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提供参考,有助于推进当地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步伐。
1 不同播期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1.1 生育期
水稻整个生育期分为多个阶段,不同的播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开始时间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例如,衡南县早稻种植生产阶段,若将播期提前至 3 月上旬前,水稻种子会受外界温度较低的影响,致使发芽缓慢、出苗率降低。同时,还会增加低温冻害的风险,最终使得水稻幼苗不齐整、生长速度低、生育进程推迟。一般情况下,衡南县正常早稻播期约为每年的 3 月 25 日左右,若是将播期提前至 3 月 5 日,则实际的出苗时间会延长 5 ~ 7d,此时,出苗率约降低 10%~15% ,整个生长周期延长约 7 ~ 10d,在此过程中,既会增加水稻生长后期遇到高温避熟的风险,又会影响水稻灌浆结实。除此之外,如果早稻播期推迟到 4月 15 日之后开展播种作业,即便外界温度升高,可进一步加快种子发芽、幼苗长出的速度,但最终整个水稻作物的生育周期会缩减,极易造成水稻处在营养生长关键阶段时,无法获得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分蘖,使得分蘖数不足,影响群体结构的构建;当水稻处在生殖生长关键阶段时,极易会推迟进入抽穗期的时间 [2]。此时,外界低温可能会影响到水稻的灌浆结实,不仅无法保证水稻充分灌浆,还会影响到实际的粒重。
1.2 株高
对于水稻作物来说,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就是株高。而水稻植株的高度直接决定了水稻自身的抗倒伏能力、光合作用效率及后续的产量。一般情况下,水稻植株的高度会受到不同播期影响而存在显著的差异。通常基于一定范围,水稻植株高度会随播期不断推迟而逐渐降低。根据实践可以知道,衡南县生产种植早稻时,若是播种时间为 3 月 20 日左右,水稻生长进入到成熟期后约有 95~ 105cm 的植株高度;若是播种时间为 4 月 10日左右,水稻生长进入到成熟期后约有 85~95cm 的植株高度。主要是因为水稻早播以后,生长前期阶段外界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水稻幼苗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节间伸长。而当进入生长关键期时,外界温度较为适宜,拥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良好的温度条件,有利于节间伸长。但如果播种时间推迟,外界温度升高后,水稻幼苗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节间有较快的伸长速度。但因为整个生长周期时间缩减,后期生长时间出现严重不足,致使植株高度受到限制。
1.3 穗粒数
穗粒数与水稻的最终产量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对于水稻穗粒数来说,播期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影响。当水稻早播后,其处于营养生长关键时期时,光照时间较少。同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会给植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抑制。在此过程中,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不仅延长了后续幼穗的分化时间,还有利于促进各穗总粒数的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播种时间过早,外界的低温天气极易会给孕穗期、抽穗期带来影响,致使花粉发育、授粉受精过程等受限,影响实际的结实率。而水稻晚播后,会使得营养生长阶段的时间减少。在此期间,极易造成植株的光合产物出现累积不足的情况,使得各穗总粒数减少。不仅如此,当水稻晚播后,外界温度降低时会影响其灌浆结实期。不但灌浆受到影响,还会使籽粒饱满度不高,造成结实率降低。
2 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1 产量构成因素
通常水稻的产量受到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构成要素的影响,而播期会对这些构成要素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决定水稻的最终产量。根据实践可知,衡南县早稻种植阶段,若是播种时间为3 月20 日前后,因前期处在低温生长状态,获得了较长的有效分蘖时间。所以,后期可获得 22 万~ 5 万穗 /667m2 左右的产量;若是播种时间为4 月15 日前后,由于营养生长时间大幅度缩减,所以单位面积穗数减少,最终可获得约 18万~ 21 万穗 /667m2 的产量。从而可以知道,衡南县每年 3 月下旬~ 4 月上旬进行早稻播种作业,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保证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等各要素间的平衡。
2.2 实际产量表现
衡南县 2024 年进行早稻播期对比试验时,分别设置了 3 月 15 日、3月 25 日、4 月 5 日和 4 月 15 日四个播期。其中,3 月 15 日早稻播种种植后,平均产量为 550kg/667m2 ;3 月 25 日早稻播种种植后,平均产量高达620kg/667m2 ,属于四个播期内获得最高产量的播期;4 月 5 日早稻播种种植后,其平均产量约为 580kg/667m2 ;4 月 15 日早稻播种种植后的平均产量仅有 500kg/667m2 左右。由此可见,同 3 月 25 日播期相比,3 月 15 日早播后,结实率受到极大的影响,进而造成了 11.3% 的减产。4 月 5 日播种后,受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等方面因素影响,产量较之 3 月 25 日有6.5% 左右的减少。而4 月15 日播种后,各方构成产量的因素存在不均衡,且各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产量出现了 19.4% 左右的大幅度减少 [3]。
在 2025 年衡南县早稻单产提升测产工作中,向阳桥街道清竹村的袁隆平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衡南示范基地于 3 月 22 日播种早稻,其平均产量达到 753.2kg/667m2 。而 4 月中旬播种的种植区域内,实际产量远远处在平均水平之下。由此可知,当播期早于或晚于适宜时间范围时,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衡南县早稻播期对农艺性状和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将播种时间控制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范围内,不仅有助于促进水稻健康生长,还可保证水稻实际产量。从而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阿尔力色 , 张荣萍 , 马鹏 , 等 . 功能肥对不同播期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5,53(5):136-139+176.
[2] 沈庆雷 , 何为志 , 赵田芬 , 等 . 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J]. 上海农业科技 ,2012(5):53-54.
[3] 钱素菊 , 崔岭 , 周萍 , 等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播期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J]. 种子科技 ,2022,40(12):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