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作者

杨婷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610000

引言: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更加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它超越了具体的概念与技能,反映了数学的本质规律和思维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不仅能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高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运用价值,以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思维基础。

一、依托问题情境,渗透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新课标强调的核心数学思想,指通过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并求解的思维方式。在初中阶段,教师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实际的生活为例子,引导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求解验证、应用拓展的完整过程,是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方式。而且初中数学教材在方程、函数等内容编排上更注重情境创设,为渗透模型思想提供了良好载体。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依托问题情境,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以此落实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某电影院票价40 元,会员卡购票可享 8 折优惠。若办理会员卡需支付 20 元年费,问一年看多少次电影办卡才划算?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将观影次数设置为 x,建立不等式: 40×0.8x+20<40x ,解得 ΦX>5 ,即可以得出一年观影5 次以上办卡划算。后续,教师再引导学生持续讨论:若票价或折扣变化,结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真实问题建模,将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二、借助几何直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将实现抽象与直观的相互转化。初中数学教材在函数、不等式、几何证明等内容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坐标系、几何图形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思维习惯,基于新课标深度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促进数学思想的渗透。尤其是在函数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图象与解析式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直观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

以“一次函数”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函数 y=2x+1 与 y=-x+4 的图象关系,让学生列表描点绘制两条直线,通过观察发现交点为(1,3),最后,通过联立方程验证: 2x+1=-x+4⟶x=1,y=3, 。通过具体的对比、验证、思考,学生能够对一次函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三、通过变式训练,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要求根据研究对象属性的不同,分别进行研究。初中数学教材在绝对值、三角形、四边形等内容中蕴含丰富的分类讨论素材。特别在几何证明中,要训练学生考虑各种可能情况,避免解题疏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阶梯式问题链,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新课标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以“特殊平行四边形”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已知四边形 ABCD 对角线 AC=BD,判断其可能形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对角线位置关系进行了解,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仅满足AC=BD :等腰梯形或一般四边形;增加平分条件:矩形;增加垂直条件:正方形。学生通过教师具体的演示和引导,结合相关的理论和概念进行理解,让学生验证和多角度分析,将有效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着眼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数学思想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引导,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创设各式各样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思考能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思想的魅力,才能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数学思想之间并非割裂,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整合多种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使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婷婷 .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2, (35): 96-98.

[2] 陈丽 . 透析数学知识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J]. 文理导航 ( 中旬 ),2022, (05): 61-63.

[3] 缪吴伟.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途径 [J]. 现代中学生( 初中版 ), 2020, (24):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