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作者

何洋洋

泰安市泰山区上高学校

一、引言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科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上高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区域,其学生家庭背景、学校资源等具有独特性。在“双减”背景下,开发和利用好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对于培养上高学校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科学教育新理念、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双减”背景下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1. 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的开发能够有效填补学生课外学习科学的空白,丰富他们的科学实践体验并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上高学校由于资源和观念等限制,科学教育可能相对薄弱,课后服务科学课程能延伸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上高学校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区特色,制定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 完善小学育人模式

课后服务校本课程能够与传统课堂课程相互补充,完善小学育人模式。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将科学教育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体育相融合,形成跨学科学习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1. 课程资源不足

上高学校可能缺乏专业的科学教育师资,学校的科学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也相对匮乏,这给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

2. 家长和学生认知不足

部分家长对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课后服务科学课程的支持度不高。一些学生也可能因为缺乏科学探究的体验,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不浓厚。

3. 课程开发缺乏系统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课程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双减”背景下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开发策略

1. 结合地区特色设计课程内容

城乡结合部具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等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例如,开展农业科技课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生长过程,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2. 注重跨学科整合

将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学习项目。如将科学与美术结合,开展科学绘画活动;与语文结合,进行科学故事创作等,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多方协同开发课程

学校可以联合社区、科技馆、青少年宫等校外机构,共同开发科学课程。校外机构具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和专业的师资,能够为课程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五、“双减”背景下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利用策略

1. 优化实施过程

采用项目式学习法开展科学课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开展“环保小卫士”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环境调查、提出环保方案等。

2. 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要加强对科学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

3. 打造“公益 + 市场”课后服务供给体系

创新社会资源购买和管理机制,将经实践检验和有关部门认可评定的,由科技场馆、青少年宫和校外机构等开发的精品资源纳入课后服务,满足

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六、“双减”背景下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1.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评价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等。

2. 课程内容质量评价

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等进行评价,确保课程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评价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是否合理有效,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等。

4.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结论

“双减”背景下,上高学校课后服务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创新开发策略、优化利用过程和完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上高学校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课题申报参考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设置及开发研究》

[2]《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优化策略》

[4]《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后服务项目的开发策略》

[5]《双减背景下泛项目化课程应用实践初探》

[6]《让英语与信息科技完美邂逅——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探究》

[7]《课题开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设置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