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自主游戏如何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有效融合,拓展促进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自主游戏模式

作者

梁桂英

信宜市幼儿园 525300

引言:

幼儿阶段是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关键时期。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蕴含着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契机。研究自主游戏如何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有效融合,拓展相关游戏模式,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 自主游戏与幼儿抗挫折能力融合的价值

1.1 促进幼儿心理韧性发展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试错空间”,让他们在没有成人过度干预的环境中自然面对困难,逐步培养心理韧性。在积木搭建游戏中,幼儿可能多次遭遇塔楼倒塌的挫折,最初可能表现出烦躁或放弃,但通过反复尝试调整积木摆放角度、增减数量,最终找到稳定结构时,会形成“失败—调整—成功”的经验循环。这种循环能让幼儿明白挫折是暂时的,通过努力可以克服,逐渐从“害怕失败”转变为“愿意再试一次”,内心对挫折的承受力随之增强,心理韧性在一次次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1.2 增强幼儿自我认知与调控

自主游戏中幼儿需自主决定游戏内容、规则和节奏,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能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边界,并学会调控情绪与行为。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当幼儿想扮演“医生”却因其他同伴争抢而未能如愿时,会经历失落或愤怒的情绪,通过观察他人游戏、主动协商或选择其他角色,逐渐学会接纳自身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同时,游戏中的小挫折如“画不出想画的图案”“跑不过同伴”,能让幼儿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减少对他人评价的依赖,逐步形成“我能做好这件事”“我可以换种方法”的自我认知,情绪调控能力也在应对挫折的过程中自然提升。

1.3 培养幼儿合作与竞争意识

自主游戏中的挫折往往涉及同伴互动,能让幼儿在合作与竞争中学会应对冲突,提升抗挫折能力。在小组合作搭建沙堡时,幼儿可能因意见分歧导致计划停滞,或因海浪冲垮成果而沮丧,此时他们需要通过沟通协调分工、共同寻找加固方法,在合作中理解“一起面对挫折比独自放弃更有效”。而在竞技类自主游戏如“接力跑”中,输掉比赛的挫折会让幼儿体验竞争的压力。

2. 自主游戏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有效融合的策略

2.1 设计适宜的游戏难度

设计适宜的游戏难度需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幼儿在既有挑战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游戏中体验挫折与成功。例如拼图游戏,对于 3 岁幼儿选择4—6 片的简单图案,4—5 岁幼儿选择12—20 片带局部线索的图案,确保幼儿在独立尝试时会遇到“找不到对应碎片”的小挫折,但通过观察颜色、形状关联能最终完成。难度设置可动态调整,如在“穿珠子”游戏中,先提供孔径较大的珠子和较硬的线,当幼儿熟练后换成孔径较小的珠子和较软的线,增加穿线难度,让幼儿在“偶尔失败—调整方法—成功穿入”的过程中积累应对挫折的经验,避免因难度过高导致畏难情绪,或因过于简单失去挑战动力。

2.2 营造支持性游戏环境

支持性游戏环境应兼具安全感与开放性,让幼儿在遇到挫折时感受到接纳与鼓励,同时有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物理环境上,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供幼儿灵活选择,如搭建游戏中准备不同长度的积木、辅助固定的胶带,当幼儿因积木不稳而受挫时,可自主尝试新工具;心理环境上,教师以“观察者”而非“指挥者”的角色存在,当幼儿因游戏冲突哭泣时,先给予情绪接纳“我看到你现在很难过”,再引导“你想试试和他说我们一起玩可以吗”,而非直接介入解决。同时,在游戏区展示幼儿的“失败作品”并标注“下次可以试试……”,让幼儿明白挫折是游戏的一部分,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

2.3 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挫折

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挫折需帮助他们梳理挫折原因,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因分配角色失败而生气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反思:“你刚才想当老师,可是大家都想当,有没有其他办法?”鼓励幼儿思考“轮流当”“增加一个角色”等解决方案,而非停留在情绪发泄中。在“户外障碍游戏”中,当幼儿因跨不过障碍物而退缩时,教师可示范分解动作“先迈一只脚,再用力跨过去”,并肯定尝试行为“你刚才试了三次,一次比一次近”,让幼儿关注过程中的进步而非结果的成败。同时,通过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等绘本故事,用具象化的情节让幼儿理解“坚持、想办法”等应对挫折的态度,将故事经验迁移到游戏中。

3. 拓展促进幼儿抗挫折能力的自主游戏模式

3.1 开发主题式自主游戏

主题式自主游戏围绕特定情境设计,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反复面对并克服同类挫折,深化抗挫折能力。例如“森林探险”主题游戏,设置“跨越小溪”“寻找宝藏”“搭建临时庇护所”等任务,幼儿会遇到“平衡木掉下来”“找不到宝藏”“树枝总塌”等挫折,通过多次尝试、借鉴同伴方法逐步完成任务。主题可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如“超市购物”主题中,设置“计算钱不够、商品被抢光”等挫折情境,让幼儿在模拟购物中学会“选择 cheaper 的商品和他人商量分着买”。主题式游戏的连贯性让幼儿有机会在同一情境中积累多种应对挫折的策略,形成系统性的经验,而非孤立的试错。

3.2 引入挑战型游戏元素

挑战型游戏元素通过设置阶梯式目标,让幼儿在突破自我中增强抗挫折的信心与毅力。在“搭建高塔”游戏中,初始目标是“用 10 块积木搭到 10 厘米”,达成后提升为“用 15 块积木搭到 15 厘米”“不用辅助材料搭到20 厘米”,每次目标提升都会带来新的挫折,如“积木总向一边倒”“高度够了但一碰就倒”,幼儿需不断调整结构、总结规律,在“挑战—失败—再挑战”中逐渐突破。引入“时间限制”元素,如“限时整理玩具”游戏,从5 分钟到3 分钟,让幼儿在时间压力下学会快速规划,接受“没整理完”的挫折并思考“下次先收大的玩具”。挑战型元素的关键是让幼儿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更高挑战,尊重意愿的前提下激发内在的挑战欲。

3.3 构建家园共育游戏体系

家园共育游戏体系将自主游戏延伸到家庭场景,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持续锻炼抗挫折能力,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可设计“家庭任务卡”,推荐“亲子合作拼贴画”(过程中可能因意见不同产生挫折)、“种植小盆栽”(面对“种子不发芽”的挫折)等游戏,家长通过照片或视频记录幼儿应对挫折的过程,带回幼儿园分享。同时,幼儿园定期组织“游戏经验交流会”,让家长了解“不包办代替”“关注努力而非结果”等引导原则,避免在家中因幼儿遇到小挫折就立即干预。家园一致的游戏氛围能让幼儿在园习得的抗挫折经验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形成“游戏—体验—迁移”的完整闭环,促进抗挫折能力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通过探索自主游戏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有效融合及拓展相关游戏模式,能为幼儿提供更多锻炼抗挫折能力的机会。后续还需不断实践与创新,完善自主游戏模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成长,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徐徐 . 幼儿园教师自主游戏观察记录内容的研究 [D].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5.

[2] 邓英 , 宋慧玲 . 自主游戏中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策略 [N]. 山西科技报 ,2024-10-21(A13).

[3] 孟瑶 . 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挫折应对行为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22.

课题题目:《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对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立项编号 :xjy202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