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合生命教育的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探究

作者

徐艳

湖北省潜江市机关幼儿园 433100

引言:

幼儿时期是生命意识萌发、健康习惯培养关键阶段,科学合理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传统幼儿园健康教育多侧重身体锻炼与卫生习惯培养,缺乏对生命本质理解及生命价值感知。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珍视生命意识感知生命价值,构建生命尊严,将生命教育融入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幼儿形成完整健康观念,培养积极生命态度。探究期望能够探索二者融合可行路径,构建科学有效课程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背景与目标

幼儿园教育体系正经历从注重认知向全面发展转变,单一知识传授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幼儿成长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家长教育观念升级,对幼儿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期望培养身心健康且具备生命情怀孩子。国家教育政策引导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强调健康应处于第一位置,这种背景下传统健康教育局限性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过分关注身体锻炼与卫生习惯培养,忽视幼儿生命意识启蒙,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直接缺少情感浸润,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个体差异。而生命教育则注重引导幼儿感知生命奇迹,珍视生命存在培养对自然万物敬畏之心,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健康教育能够拓展健康教育内涵,构建更加全面课程体系使幼儿获得身心灵全方位发展。

融合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旨在实现多重目标,培养幼儿形成正确身体观念了解身体构造与功能,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幼儿感知生命意,体验生命过程,培养尊重生命情感。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增强幼儿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应对挫折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促进幼儿形成初步生态意识,感知人与自然关系培养环保行为习惯。这些目标指向幼儿健全人格形成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体现教育回归生命本质趋势,契合现代教育理念。融合课程关注幼儿身心整体发展,注重情感培养与价值塑造,强调生活实践与体验重视环境创设与资源整合,符合幼儿园教育规律与特点。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路径与方法

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不同年龄特点构建螺旋上升课程内容体系,从四个维度展开:身体维度包括身体探索、感官训练等内容,帮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学会保护身体,心理维度包括情绪识别、情感表达等内容,培养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社会维度包括安全教育、规则意识等内容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生态维度包括自然观察、植物栽培等内容,培养幼儿亲近自然情感。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构成完整课程体系避免割裂现象,内容选择应贴近幼儿生活经验,选取幼儿感兴趣且能理解材料,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思考生命问题。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主题整合,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入各领域活动,关注生活渗透利用日常生活情境进行教育,强调环境创设营造富有生命气息环境,重视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教学方法应注重情境创设与体验学习摒弃说教方式,可以采用故事引导法通过精选故事激发幼儿对生命思考,游戏体验法设计富有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生命乐趣。项目探究法,围绕主题开展长期探究活动观察记录生命现象,情境表达法创设多样化表达情境,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舞蹈等方式表达对生命理解,实践操作法组织户外活动、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拓展幼儿生命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给予适当指导而非包办代替,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实施,形成教育合力,利用社区资源拓展教育空间。课程资源整合方面应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如图书、玩教具等,利用自然资源如花草树木、阳光空气等,开发人文资源如教师专长、家长职业等,引入社区资源如医院、公园等,通过多元资源整合为幼儿创造丰富学习环境,促进课程目标实现。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评价与反思

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对保障课程质量、促进课程改进具有重要作用,评价应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原则,包括教师评价、幼儿自评等全方位收集信息,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关注幼儿进步过程而非结果避免横向比较,坚持个体差异原则尊重每个幼儿独特性,建立个性化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层面如幼儿对身体结构、健康知识理解程度,能力层面如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情感态度层面如对生命态度、环保意识等。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观察记录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幼儿行为表现,作品分析收集整理幼儿绘画、手工等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生命理解,访谈交流与幼儿进行个别或小组谈话了解其想法,成长档案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系统记录发展轨迹。

课程实施过程需要持续反思与调整,教师应定期进行团队研讨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开展行动探究针对课程实施中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实践检验,接受专业指导,邀请专家参与课程评估提供专业建议。课程改进方向包括:增强课程系统性优化内容结构避免碎片化,提升活动趣味性设计更符合幼儿兴趣活动,强化家园合作建立更紧密家园联系机制,拓展社区资源更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反思与调整推动课程持续优化。融合课程实施面临诸多挑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需加强培训,家长理念差异需加强沟通,资源条件限制需整合资源,评价难度大需创新方法,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策支持、专业引领等多方面努力。

结论:

融合生命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构建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必然选择,通过系统梳理融合背景与目标探索有效融合路径与方法,建立科学评价与反思机制,能够构建更加科学、全面幼儿园课程体系,这种融合不仅拓展了传统健康教育内涵也赋予生命教育更加具体实践路径。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理论探讨丰富实践案例,完善评价体系推动融合课程持续发展。期望探究能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丹凤.亲自然懂关怀——基于幼儿亲自然课程的生命教育初探[J].科学大众 : 智慧教育 , 2023(8):0075-0076.

[2] 夏菲玚 . 基于绘本的大班幼儿生命教育行动研究 以西安市 C 幼儿园为例 [D].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3] 孙倩倩 . 融合生命教育的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初探[J].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