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

闫晓庆

大连市第21 中学 116021

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方面。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精简的教学内容中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核心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整合阅读与写作,提升教学效果,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趋势

(一)教学内容精简与精准化

“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发生精简与调整,教师也不再单纯地追求知识点广泛覆盖而注重核心内容教学。这种变化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更准确的选择,以保证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深刻理解和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不仅仅需要老师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对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

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了现今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国家“双减”方针的大环境下,仅仅依靠阅读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写作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大量阅读积累作为辅助手段。两者的深度融合,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写作的材料,再由写作促进阅读内容的领悟和消化,并在语言运用上形成内在的联系,从而推动学生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双发展。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双减”政策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已不拘泥于教师单向的讲解,而逐步向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转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从知识传递者变为引导者与支持者。学生可以在自我学习时更主动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通过自主写作训练不但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与不足

(一)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尽管初中语文教学因“双减”政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但仍有大量教师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对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背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上学生思维碰撞不足,语言表达机会不多,读写有机结合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师没有有效地与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忽略个性化的学习需要,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

(二)阅读与写作融合的缺乏系统性

当前虽然很多教师课堂上注重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但是整个教学设计却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阅读和写作没能成一有机整体而只是分散进行。学生在阅读中常常忽略了写作的应用价值并在写作中缺少对阅读的有效支持。缺乏系统化教学安排,使学生很难从总体上掌握二者内在联系,造成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没有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课堂参与度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减少了课业负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很多同学面对阅读任务,主动性不强、兴趣不浓,特别是面对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阅读积极性不高。而且写作任务重复、流于形式,还常常让学生感到厌烦。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和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仍是教育者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三、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教师要想在“双减”政策下使阅读和写作得到更好的有效结合,就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并采取更多元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化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交流和讨论机会,促使学生在集体活动过程中发生思维上的碰撞,继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创造力,让课堂教学表现出更加个性化的特点。

(二)构建系统化的阅读写作衔接机制

为促进教学整体性和连贯性发展,教师要从课堂设计上建构系统化阅读和写作衔接机制。第一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有关阅读材料与写作任务,让两者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及时对任务难度和深度进行调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任务时,能够学习到怎样把阅读时的想法和语言变成自己写作的内容,从而形成整体学习闭环。

(三)加强课堂互动与学生自主性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其核心是增强互动性和自主性。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力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单向传授的方式,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维的空间。在这个过程生通过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又可以促进自身语言表达。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交互性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深入的思考,进而增强写作的多元性和深度。

结论

在“双减”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教学内容的简化和精准化需要教师加强对教学深度和质量的关注,读和写的深入结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优化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调整,才能寻找到最合适的教学策略,继而达到“双减”政策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亚萍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文本与写作一体化教学实践 [J]. 生英语 , 2024(12):21-22.

[2] 魏德云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J]. 学周刊 , 2024(14):140-142.

[3] 王红梅 . 构建”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 2024(5):5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