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桐

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  130000

引言:

小学低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游戏化教学成为体育课程实施重要途径,符合儿童天性且富有教育价值。随着教育理念更新,游戏化教学受到广泛关注,然教学实践中仍存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结合小学低段学生认知特点,探究体育游戏化教学现状困境,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策略,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希望能够提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与人格健全发展,为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一、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现状分析,实践困境识别

教师普遍认可游戏化教学价值,课堂中采用多样化游戏形式,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然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问题。教学理念认知出现偏差,部分教师将游戏仅视为课堂调节手段或奖励方式,未能深刻理解游戏本身蕴含教育价值。游戏设计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强,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教学资源配置不足,场地器材限制游戏开展,影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过分关注竞争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未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发展情况。

游戏组织管理方面,班级人数众多导致参与机会不均,安全风险增加,缺乏家校合作机制未能形成教育合力。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对游戏化教学认识不全面,实践经验缺乏资源支持不足,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理念更新、资源整合、方法创新等方面系统思考,构建科学合理游戏化教学体系。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实际需求教学策略,避免盲目照搬经验做法。只有找准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推动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健康发展。

二、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设计,实施路径构建

教师需充分认识游戏价值,将其视为实现教学目标重要手段而非简单娱乐活动,构建科学游戏体系则是关键,应按照难度层级、技能类型、组织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丰富游戏资源库。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目标引领—游戏体验—技能提升—评价反馈流程,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整合教学资源方面,既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又要创造性开发替代工具,鼓励学生参与游戏道具制作,增强参与感。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参与态度、合作精神、规则意识等全面表现,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明确规则,进行必要安全教育,确保游戏安全有序进行。构建家校合作平台,邀请家长参与游戏设计实施,形成教育合力,实施路径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易后难,由简到繁确保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并掌握相关技能。

某小学低年级体育教研组通过系统设计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教研组开展理论学习,明晰游戏化教学内涵价值,树立正确教学理念。建立游戏资源库,收集整理适合低段学生各类体育游戏,按照基本动作类、体能发展类、团队协作类等进行分类,并详细记录每个游戏教学目标、组织方法、规则说明等内容。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体验—提升—评价模式,如以动物王国大冒险主题贯穿教学,将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融入情境中,学生扮演小动物角色完成任务,激发浓厚兴趣。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废旧物品制作创意器材,如利用饮料瓶制作标志桩,旧报纸制作游戏球等。评价环节注重过程性评价,设计运动小达人成长卡,记录学生参与表现与进步情况,安全方面制定明确规则,每次活动前进行提醒。同时邀请家长参与亲子运动日活动,增进家校沟通。通过一系列策略实施,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运动技能明显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增强。

三、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优化,持续改进机制

构建实践—反思—优化循环模式,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同伴评价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定期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途径,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经验交流共享。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针对教学中发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形成实践智慧并指导教学改进,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收集整理优秀游戏案例,形成可推广经验,定期更新游戏内容保持教学新鲜感与吸引力。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与问卷调查,分析游戏化教学实际效果,收集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多维度评估教学质量。加强校际交流合作组织教学观摩、经验分享活动,相互借鉴学习,邀请专家指导,提供专业建议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表彰先进教师激发教学创新热情,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学实践创新探索。

某区联合多所学校共同探索建立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持续改进机制,效果显著,该机制建立教师研修共同体,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分享教学案例,解决实践问题。每学期组织游戏化教学观摩周活动,教师轮流展示教学成果,集体评议改进,设计教学反思日志引导教师记录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策略,形成反思习惯。建立区域性游戏资源库,各校提供特色游戏案例,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实现资源互补,开发阳光体育成长记录册,全面记录学生参与情况与能力发展轨迹,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组织体育游戏创新大赛,鼓励教师创造性设计适合本校学生特点游戏,评选推广优秀作品,邀请体育教育专家定期指导,提供专业建议。建立体育游戏化教学示范校评选机制,激励学校整体推进改革。通过多层次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区域内小学低段体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形成良性发展态势。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构建科学游戏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策略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困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形成实践—反思—优化循环模式,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区域特色游戏开发、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方向,推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翁勇鹏 . 浅谈小学低段体育游戏的选择 [J]. 读写算 ,2018,(14):227.

[2] 王永超 . 小学低段体育游戏教学例谈 [J]. 科普童话 ,2016,(27):89.

[3] 王玲飞 . 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13,(05):23.

注 : 本文系 2024 年度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低段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 课题编号:JKBLX2024096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