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下高中语文第二课堂的应用价值
高珍珍
青河县高级中学 836200
一、引入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教育领域中,并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多数教师的推崇与应用。同样的,第二课堂也可以引入这一手段,突破时空的限制,给学生打造出丰富化、直观化的第二课堂。根据具体的语文大单元内容,恰当展示相关的丰富资料,或者是营造出趣味的情景,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语文学习体验。需要注意一点,教师需要把握好运用信息技术的度,不能过度使用,否则极有可能会忽视了原本的语文大单元内容,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比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一语文大单元时,为了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教师在第二课堂上可引入信息技术这一手段。第一步,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这两篇课文作者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他的作品等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度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可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结合这些资料,尝试说一说自己脑海中作者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思想。第二步,再次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包括建筑的图片、“木叶”的图片等,这都是辅助学生把握课文的关键。通过这些资料,相信学生对本单元课文将会产生出较强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二、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假如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家长的支持,相信他们将能产生出无穷的学习动力。这里的支持,不仅仅指的是精神支持,还包括行动支持。但是大部分家长并不知该如何进行支持,甚至会盲目支持,反而加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适当开展亲子活动,围绕语文大单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家长进行行动上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充当指引者的角色,助力第二课堂的开展。
比如,在学习《阿房宫赋》、《六国论》这一语文大单元时,教师可联合家长合力开展第二课堂,让家长参与到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中。第一步,与家长取得联系,明确讲出家庭教育和第二课堂的重要价值,提升家长的重视程度,唤醒家长的教育责任心。在这里,还可向家长分享一些开展第二课堂的小技巧,避免家长出现盲目教育的局面,否则还会得不偿失。第二步,与家长合力制定第二课堂计划,即家长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翻译这两篇课文。可能学生原本对课文的理解不够,但有了家长的加入,一起寻找相关的资料,去主动分析和探究,从而自主获得语文知识。
三、设计阅读活动
高中语文教师不妨组织以阅读为主题的语文第二课堂。根据语文大单元中的课文,制定出阅读任务,指引学生实现深度阅读,或者是向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保证读物的价值性,拓宽学生语文阅读视野的同时,也能辅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语文大单元课文,对于学生的语文成长意义非凡。
比如,在学习《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雷特(节选)》这一语文大单元时,教师可组织阅读形式的第二课堂:要求学生自主挑选《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这三本名著中的一本进行阅读,使学生能名著课文情节与名著联系到一起,便于学生把握本单元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名著,鼓励他们阅读。经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江湖道义,那么可推荐《水浒传》、《三国演义》类似的名著等等。通过这样开展阅读活动,可帮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阅读经验,让学生真正的享受阅读、爱上阅读。
四、构建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形式多样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容易吸引到学生。实际上,社团不仅仅呈现为创建的音乐社团、美术社团等,还涌现出了诸如文学社、辩论社这样的社团,刚好为语文第二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支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科学组织社团活动,让社团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有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准备和参与活动中,学生自然将会反复阅读和理解语文大单元内容,形成新的理解、新的感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让组织“古诗词朗诵”的文学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必强硬的要求学生朗诵某一首古诗词,可以让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古诗词进行朗诵。为了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加一些物质小奖励,设定名次,学生为了获得名次自然将会积极参与。无论是准备活动之前,还是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都将会反复研究和分析古诗词。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既能推动学生自主复习语文知识,而且还能给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从而推进学生实现全方位的成长,达成开展第二课堂的初始目标。
总而言之,阅读,是整个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学生普遍表现出阅读能力弱的局面,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锡娟 .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为例 [J]. 语数外学习 ( 高中版下旬 ),2024,(08):30-31.
[2] 王宁. 基于任务情境的高中语文教学——以《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例 [J]. 新课程 ,2024,(22):22-24.
[3] 张继明 .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长征胜利万岁》为例 [J]. 新课程 ,2024,(22):19-21.
[4] 李芸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以《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例 [J]. 名师在线 ,2024,(21):38-40.
[5] 朱丹琴 .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策略——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 [J]. 中学语文 ,2024,(2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