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化策略的应用探究
魏永吉
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463700
一、引言
语境化策略指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真实或模拟的语言场景中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始终是基石性环节,但面临着词汇量大、词性多变、搭配灵活等多重挑战。然而,当前许多教师仍依赖 " 单词表背诵 + 中文释义讲解 " 的传统模式,这种机械记忆方式虽能帮助学生在短期内积累词汇量,却难以实现知识迁移。随着新课标对 "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提出更高要求,强调语言学习应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导向,语境化教学策略逐渐成为突破教学瓶颈的关键。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或模拟场景,如新闻报道、电影对白、辩论会等,学生不仅能直观感知词汇的使用场景,更能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完成从 " 输入" 到 " 输出" 的转化。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契合认知心理学中 " 情境认知理论 ",也与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 " 学习即意义协商 " 理念相呼应。基于此,本文将从课堂设计、活动实施、评价反馈等维度,对语境化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探究。
二、实施策略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语境化策略,需遵循“场景搭建 —词汇感知 — 实践运用 — 巩固拓展”的逻辑脉络,通过四个连贯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认识词汇”到“会用词汇”,逐步实现词汇能力的提升,各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一)依托教材文本搭建基础语境
以高中英语教材为核心载体,从课文、对话、阅读材料中筛选关键词汇,围绕词汇所在的文本片段搭建基础语境。首先,教师梳理教材单元主题,确定每节课的核心词汇,如必修教材中“环保”主题单元,聚焦“recycle”“conserve”“sustainable”等词汇;其次,提取词汇所在的教材原文语句,如“People should conserve water to support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并补充文本背景信息,如结合教材插图、单元导语,介绍“水资源保护”的现实场景;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文本、分析句子结构,初步感知词汇在语境中的含义,如让学生 思 考“sustainable” 在“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 的 语 义, 对 比“conserve”与“save”的用法差异,避免直接讲解词汇释义,让学生在文本语境中自主理解词汇的基本含义与搭配方式。
(二)设计生活场景强化词汇感知
在基础语境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设计真实、贴近生活的语言场景,强化学生对词汇的深度感知。教师可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热点中挖掘场景素材,如围绕“校园活动”设计“社团招新”场景,让学生模拟“recruit members”“organizeactivities”“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等对话;针对“家庭生活”设计“周末计划”场景,引导学生用“arrange”“prepare”“postpone”等词汇描述计划内容;对于抽象词汇,如“anxious”“delighted”“disappointed”,可通过播放短视频、展示生活图片创设情绪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结合语境说出对应的词汇。在场景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化感知,如“在‘社团招新’场景中,recruit’和‘admit’的使用场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进一步理解词汇的语义差异与使用语境。
(三)组织互动任务推动实践运用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写作等互动任务,为学生提供词汇实践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用”中巩固词汇。首先,根据词汇难度与学生水平分组,每组 4-5 人,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其次,设计针对性任务,如针对“购物”主题词汇,布置“模拟商场购物”角色扮演任务,要求学生用“bargain”“discount”“purchase”等词汇完成“询问价格 — 讨价还价 — 付款”的对话;针对“旅行”主题词汇,安排“撰写旅行计划”写作任务,让学生用“book a hotel”“reserve a ticket”“explore scenic spots”等词汇描述旅行流程;最后,教师巡视各小组任务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如纠正学生“purchase”的不当搭配“purchase a clothes”,引导其改为“purchase clothes”,任务结束后,每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重点关注词汇在实践中的运用准确性,帮助学生发现并修正词汇使用错误。
(四)拓展跨学科场景实现巩固延伸
跳出英语学科局限,结合其他学科内容与现实社会场景,拓展词汇运用的语境范围,实现词汇的巩固与延伸。教师可与语文、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沟通,挖掘跨学科词汇关联点,如结合生物学科“生态系统”知识,用英语词汇“ecosystem”“food chain”“biodiversity”描述生态平衡;结合地理学科“ 气候类型” 内容,用“tropical”“temperate” “arid”等词汇分析不同地区气候特征。同时,引入社会热点场景,如“科技创新”“文化交流”,让学生阅读相关英语新闻片段,用“innovate”“promote”“exchange”等词汇撰写简短评论。此外,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让学生用所学词汇记录家庭日常对话、制作英语主题手抄报,通过多场景、多学科的语境拓展,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词汇,实现词汇记忆的长期巩固与能力迁移。
三、结语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化策略的应用,并非简单的“场景叠加”,而是基于“感知 — 运用 — 巩固”逻辑的系统教学过程。从教材基础语境到生活场景,再到互动任务与跨学科拓展,每个环节层层递进,既解决了传统词汇教学的“孤立记忆”问题,又契合了新课标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未来,语境化策略的应用还可结合信息技术,如利用多媒体创设虚拟语境,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最终助力学生实现从“掌握词汇”到“活用词汇”的转变,为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语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3):41-45.
[2] 李沐阳。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J]. 教学与管理,2024(5):78-82.
[3] 王梓涵。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语境化教学模式构建 [J]. 英语教师,2024(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