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

吴倩

重庆市奉节县奉节中学 404600

一、引言

互动式教学法以 “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实现教学目标,契合初中英语新课标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的要求。当前,部分初中英语课堂仍存在 “重知识灌输、轻互动实践” 的问题,导致学生虽掌握语法规则与词汇,却难以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英语。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英语仁爱版七年级教材中的四个单元为实践载体,探索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将互动理念融入教学各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二、实施策略

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需遵循 “从感知到实践、从个体到合作、从应用到提升” 的逻辑,结合教材单元主题设计连贯且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确保每个步骤均能有效调动学生互动积极性,实现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同步发展。

(一)依托单元主题创设生活化互动情境

在互动式教学的初始环节,需结合教材单元核心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为学生搭建 “想说、能说” 的互动平台。以仁爱版七年级上册 Unit 1“Making New Friends”为例,该单元聚焦“结识新朋友” 的日常场景,教学中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 如教室、操场、校门口等,再邀请学生扮演 “新生” 与 “学长”,模拟 “初次见面打招呼、介绍自己姓名与来自哪里” 的对话场景。教师可提前准备姓名牌、校园地图等道具,引导学生运用单元核心句型“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开展互动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真实信息拓展对话内容,如添加 “ My favorite subjectis English”等个性化表达。对于七年级上册 Unit 2“Looking Different”,则可创设 “班级人物特征描述” 情境,让学生观察同桌或前后同学的外貌、穿着(如“long hair”“blue shoes”),用“This is... He/She has...”的句型进行描述,其他学生根据描述猜测人物身份。

(二)围绕单元目标设计阶梯式互动任务

在生活化情境的基础上,需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阶梯式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化互动,逐步掌握语言知识与应用技巧。以仁爱版七年级下册 Unit 5“Our School Life”为例,该单元围绕“校园生活” 展开,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校园活动。教学中可设计三级互动任务:第一级为 “个体梳理任务”,让学生独立列出自己一天的校园活动(如“get up at 6:30”“have English classat 8:00⋅, );第二级为 “同桌配对任务”,两人一组互相询问对方的校园活动,运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I usually... at...”进行对话,并记录同桌的活动时间;第三级为 “小组分享任务”,每组推选一名代表,结合记录内容向全班介绍 “我的同桌的校园生活”,其他小组可针对分享内容提问,如“Why do you have math class first?”。任务设计从“个体梳理” 到 “同桌互动” 再到 “小组分享”,难度逐步提升,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互动,又通过任务驱动促使学生主动运用单元核心语言知识。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与互动经验后,需结合单元内容组织深度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升语言应用的灵活性与思维能力。以仁爱版七年级下册 Unit 8“The Seasons andthe Weather” 为例,该单元主题是 “季节与天气”,涉及 “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谈论季节相关活动” 等内容。教学中可设计 “季节旅游推荐” 合作探究任务:将学生分为 4 个小组,每组对应一个季节(春、夏、秋、冬);小组内先共同梳理该季节的天气词汇(如 “warm” “hot”“cool”“cold”)与相关活动(如“go hiking”“swim”“pick apples”“makea snowman”),再结合生活经验讨论 “该季节适合去哪些地方旅游”“旅游时需要准备什么物品”;随后,每组制作简易 “季节旅游推荐海报”,并派 2-3 名代表用英语向全班介绍,如“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We can go to the park. We need to take a jacket.”。

(四)依据互动过程开展针对性反馈提升

互动式教学的最后环节,需依据学生在前期情境互动、任务完成、合作探究中的表现,开展针对性反馈与提升,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巩固优势,实现语言能力的持续进步。反馈环节可分为 “教师反馈” 与“学生互评”两部分:以七年级上册 Unit 1“Making New Friends”的互动场景为例,教师先对学生的对话表现进行整体反馈,肯定多数学生能熟练运用核心句型的优点,同时指出部分学生在人称代词使用(如混淆 “he” 与 “she”)、发音(如 “from” 的尾音)上的问题,并通过示范、领读等方式帮助纠正;随后,组织学生进行 “同桌互评”,让学生根据 “是否能主动发起对话”“句型运用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三个标准,互相打分并提出改进建议,如“You can speak more loudly.Your pronunciation of 'name' is good.”。 对 于 七 年 级 下 册 Unit 5“OurSchool Life” 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可收集学生的 “同桌活动记录”,挑选典型案例(如优秀记录、存在共性问题的记录)进行展示,引导全班共同分析优点与不足。

三、结语

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非简单的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而是通过 “情境 — 任务 — 合作 — 反馈” 的连贯流程,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融入多向互动中,让学生从 “被动听讲” 转变为 “主动参与”。结合仁爱版七年级教材单元的实践表明,当互动与教材主题、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时,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效率,更能帮助学生逐步克服 “不敢说、不会说” 的问题,切实提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未来,互动式教学法还需进一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教材内容创新形式,如融入游戏互动、跨学科互动等,让初中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与思维发展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4(1):25-29.

[2] 李慧敏。基于教材单元主题的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策略探析 [J].英语教师,2024(3):48-52.

[3] 王建国。新课标下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J]. 教育探索,2024(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