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韩龙龙
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 236200
一、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以大主题或大项目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形成具有明确主题(或专题、话题、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时制的束缚,通过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整体,构建起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以高中政治学科为例,教师可以围绕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这一核心主题,将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新发展理念等内容整合为一个大单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经济运行规律。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愈发重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政治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碎片化,呈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弊端,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时,教师往往按章节孤立地讲解公民的政治权利、政府职能、政党制度等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无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究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思维,培养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实施策略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可从多方面着手。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多元评价,创设真实情境,构建系统教学体系,增强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一)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在必修 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 " 总 - 分 - 总 "的教学设计逻辑:首先以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图导入,展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引出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制度保障的核心地位;其次,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融合讲解,通过对比分析表呈现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三者的内在联系——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制度,而分配制度又反作用于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为两者运行提供资源配置平台。
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可运用 " 案例链 " 教学法:分析华为公司 " 员工持股计划 " 时,引导学生思考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的合理性;在讲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时,结合格力电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实例,剖析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协同效应。同时,引入最新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文件,如 202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让学生理解政策背后的制度逻辑。
(二)明确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单元具体且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分析,如公有制经济保障国家战略实施、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创新和就业等实例,让学生坚定对我国经济制度的信心。在科学精神培养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经济政策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像分析政府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法治意识层面,在讲解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如企业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等。公共参与目标设定为鼓励学生关注本地经济发展,组织学生调研本地特色产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项核心素养,使教学目标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三)设计多元评价,检验学习成效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过程性评价中,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如在小组讨论我国经济制度对企业发展影响时,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观点阐述清晰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业评价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如让学生制作关于本地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对比的手抄报或短视频,从作业完成的创新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评价。阶段性测验中,设置多样化题型,既有考查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也有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案例的主观题,如给出某地区经济发展数据,让学生分析该地区经济制度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多元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核心素养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创设真实情境,促进知识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单元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创设“模拟创业”情境,假设学生要创办一家科技型企业,需要考虑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选择、资金筹集方式(涉及分配制度)、如何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竞争合作(关联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要遵循哪些法律法规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业方案设计,并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业活动紧密结合,深刻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运行机制。同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本地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回校后开展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内容、明确目标、多元评价和创设情境等策略,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教师应不断探索实践,将这些策略灵活运用,使政治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宇轩。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J]. 教育创新论坛,2024(3):35-40.
[2] 林晓慧。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优化策略 [J]. 教学研究前沿,2024(2):45-50.
[3] 赵文涛。基于大单元教学提升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4):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