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
张慧琪
吕梁市贺昌中学 033000
一、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维度,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关键方向,高中阶段数学测评过分侧重知识层面的考核,未能深入考察核心素养,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持续发展反映有限,在教育改革实施推进阶段,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堂评价体系建设是数学教改的重中之重,既要满足核心素养的规范要求,还需兼顾实践可行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核心素养双提升。
二、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须以核心素养的实施为核心,多视角整合落实,保障各节点环环相扣,打造全面且可操作的评价体系闭环,操作层面可围绕四个阶段展开。
(一)结合核心素养维度细化评价指标
构建评估框架阶段,首先把数学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细化为可量化的评估要素,就数学抽象特性,可从学生对数学概念核心要义的把握、符号化表达的应用水平等维度建立评价标准,如测试学生把现实数量关系翻译成数学符号的水平;该素养的测评需关注推理链条的完整性及论证方式的科学合理性,重点观察证明题作答时推理步骤的呈现是否连贯有序;强调学生对现实情境进行数学抽象、模型搭建及结果推导的连贯性表现,需评估模型预设的可靠性及结果阐述的清晰度。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与解析空间结构的水平,直接反映其直观想象素养,评估几何图示对代数运算的辅助作用;聚焦于运算的精确程度、效率提升及方法调优,比如进行复杂演算时能否采用合理简化的方式;其核心是检验学生完成数据采集、清洗、探究与总结的链条式能力,涉及数据呈现方式的解读及其规律的总结,从高中数学课堂出发,对指标实施等级划分,细化各层级对应的实操标准,让评价指标覆盖核心素养的各个层面,且形成可对照的评分依据,为评价操作打下根基。
(二)依据评价指标设计课堂评价流程
评价机制需渗透至课堂教学各阶段,平衡教学前预案、课堂实践与课后跟进,基于后续课堂的核心概念,拟定前置诊断作业,诸如安排基础性概念辨析或简单实践题型,诊断学生既有知识体系与素养起点水平,作为调整教学与评价核心内容的决策基础。整合多样化考评途径,结合提问互动、小组研讨与练习反馈等环节推进评价工作,在课堂问答阶段,分析学生回答所体现的关键素养维度,以数学定理的推导过程为例,分析学生解题时的逻辑展开方式;分组交流阶段,对学生在集体解题时呈现的建模与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记录,可采用教师总体评价与学生相互打分结合的形式,教师侧重全面引导与主要能力评判,互评过程采用预先设计的考核标准,按照预设维度对同伴课堂表现进行分值评定与点评。教学实践阶段,采用契合核心素养的练习题目,诸如整合性实践类题目,实时记录学生答题轨迹,除验证对错外,着重解读学生的思维逻辑与素养层次,安排实操性测评作业,可安排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数学建模或数据统计分析实践,基于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或分析报告,综合评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表现与成长轨迹,实现评估流程无缝衔接且覆盖教学全周期。
(三)基于评价结果建立多元运用机制
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构成体系实施的关键环节,基于评价反馈优化教学实践,依托考核数据分析,捕捉教学实施中的缺陷,若测量结果凸显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短板,后续教学宜增加生活化情境案例的教学权重,优化教学策略与课程内容,聚焦该领域素养的针对性培养;基于差异化考核记录,按学生特质规划专属学习路径,某维度素养表现突出的学生,安排进阶性学习活动,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生,编制薄弱环节训练模块,促进学生补足能力缺口。把评估结果编入学生成长档案,除对知识掌握度进行记载外,更全面展示核心素养各层面的成长轨迹,为学生自我觉察与进步提供依据,借助分阶段评价结果的对照分析,分辨自身擅长与薄弱环节,设计针对性学习路径,定期向家长同步评估结论,向家长直观展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表现,实现家校合力育人模式,携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
(四)结合实践反馈动态调整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设计本身具有可调性,需结合实操表现和环境演变实施渐进优化,持续收集教育相关方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意见,检验指标设置的恰当性、评价过程的顺畅性及结果落地的实效性,当教师反馈对核心素养某维度的评价指标观测存在障碍,可对该维度开展分层拆解,细化考核要点;若学生认为现有评价机制不够精简,可聚焦核心流程实施,提高考核效率。全面掌握教育政策调整及数学学科发展动向,实时完善考核体系要点,若出现新的教学理念或课标调整,遵循其指引改良评估维度与实施环节,维持评价标准与教育革新、学科演化及学习者需求的同步性,结合实践反馈逐步完善,助力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迭代升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质量双重提升。
三、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探索,实现了数学教学与素养培养的有效衔接,采取精细化指标、流程升级、多样化实践及反馈式调整,可设计出既科学又实用的测评框架,能有效呈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进展,进而实现教学环节提质增效,应深化评价体系与教学实践的相互渗透,让评价切实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能力进阶和学科完善的支撑力量,赋能高中数学教育质量跃升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明远。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J].数学教育学报,2024 (1):25-29.
[2] 李淑敏。高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策略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4 (3):41-45.
[3] 王建国。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评价指标设计与实践 [J].数学通报,2024 (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