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叶

榆树市第一小学 吉林省榆树 1304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整本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中得到了进一步强调。新课标指出,要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这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仍面临诸多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等。因此,探究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导向

2.1 强调阅读量与阅读习惯培养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 145 万字。这凸显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增加阅读积累。同时,新课标强调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每天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2 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并能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特点灵活运用。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初读时,可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故事梗概或主题思想。再读时,运用精读的方法,品味书中的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2.3 关注阅读思维发展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质疑、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书中的观点、情节、人物等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促进思维的碰撞与交流。

三、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3.1 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精选阅读书目: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籍。低年级可选择图文并茂、故事性强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不可以》等,以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阅读兴趣。中高年级则推荐情节丰富、内涵深刻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青铜葵花》《鲁滨逊漂流记》等,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拓宽阅读视野。

创设阅读环境:在教室设置图书角,摆放丰富多样的书籍,并定期更新,方便学生随时借阅。利用教室墙壁、黑板报等空间,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如读书心得、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图书漂流等,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激发阅读热情。

教师示范引领: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对阅读的热爱,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世界。

3.2 开展阅读指导,提升阅读能力

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根据书籍的篇幅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第一周通读全书,了解大致内容;第二周精读重点章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第三周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主题思想等。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确保阅读计划的顺利实施。

传授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和阅读目的,向学生传授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小说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在阅读科普书籍时,教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摘抄、做笔记等方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组织阅读讨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围绕书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展开深入交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认为书中最有趣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主人公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3 设计多样活动,深化阅读体验

角色扮演活动: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书籍,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书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再现书中的场景和情节。如在阅读《小红帽》后,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帽、大灰狼、外婆等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强对故事的感受力。

创意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进行创意写作,续写故事、改写结局、创作与原书相关的新故事等。通过创意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小女孩在擦燃最后一根火柴后的故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对原书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构思新的情节和结局,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拓展活动:开展与整本书相关的拓展活动,如知识竞赛、手抄报制作、绘画比赛等。在阅读《西游记》后,组织学生开展“西游记知识竞赛”,考查学生对书中人物、情节、神话故事等方面的了解;举办“西游记手抄报制作比赛”,让学生通过文字和绘画展示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拓展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四、结论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指导、设计多样活动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书籍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整本书阅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滋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艳阁 .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高效朗读教学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24):113-115.

[2] 游婷婷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4,(35):30-32.

[3] 陈淑英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探析 [J]. 语文天地 ,2023,(0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