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

蒋宁

国电投河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18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更高。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覆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等环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充分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精准控制以及优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促进能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深入研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电网的特征

1.1 高度智能化

智能电网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电网的运行情况,实现实时分析与预测。还能自动识别电网中的问题,并且快速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故障,提高电网的自我修复能力与可靠性。同时,智能电网根据用户需要和电网实际情况,能把电力更好的进行分配和智能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强大的自愈能力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和自愈功能。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检测到故障位置和类型,并通过自动切换、隔离故障区域等方式,快速恢复电力供应,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和范围。这种自我修复能力帮助电网更加可靠和稳定,为用户的正常用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3 能源兼容性高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比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等,智能电网可以很好地适应多种能源的接入和并网运行。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还有智能化的控制方法,来高效地转换、储存这些能源,并且合理地进行调度,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且有助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 发电环节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当中,新能源发电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半导体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然后转化太阳能变成电能。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使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越来越高,成本也慢慢降低,所以它们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普遍。风力发电技术就是靠风吹动风机叶片转起来,然后发电机把机械能变成电。目前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它们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技术也更加成熟,在智能电网供电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 像生物质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等这些新能源技术还在发展和应用当中,给智能电网提供了更多不同的能源来源。除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还包括地热能发电。地热能发电主要是利用地壳中的地热资源,通过地热热泵系统或地热发电站将地热转化为电能。这种发电方式不仅环保,而且地热资源稳定,可以为智能电网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这些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智能电网的能源结构,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 输电环节的应用

2.2.1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是电力电子和现代控制的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通过调整电压、相位和电抗等参数,可以灵活的控制输电系统,这样就可以精确调节输电功率。在智能电网中应用 FACTS 技术,可以让输电线路送电能力变得更强,还能让电网更稳定可靠。比如 ( 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 装置,它可以很快调整线路里的无功功率,保持电压不变;而晶闸管控制串联补偿器 (TCSC) 装置,则是通过改变线路电抗来让输电功率变得更大。同时,还有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等设备,在智能电网输电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2.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有输电容量大、送电距离长、输电损耗较低等优点,在智能电网的长距离、大电量运输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以前用的交流输电相比较,高压直流输电不存在交流电运输中电容和电感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不稳的情况。同时,输电系统能够快速调节和控制功率,帮助电网变得更加稳定与可靠。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通过建造高压直流线路能把不同地方的发电厂和用电区连起来,从而优化分配能源和实现长距离输送电力。此外,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还具备多端直流输电的特性,这意味着它可以连接多个电源和负荷点,实现更灵活的电力传输和分配。这种特性使得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电力送出、城市电网的互联以及孤岛供电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丰富的地区,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将这些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高效地输送到需求地区,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

2.3 变电环节的应用

2.3.1 智能变电站技术

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手段、计算机和智能控制方法等技术,让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智能变电站中的设备具有智能监测和诊断,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当设备出问题的时候能马上发现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联网的通信系统,变电站里的设备和电网调度中心都能互相共享信息并进行互动,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此外,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比如用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等设备,降低变电站的用电量和占地面积。

2.4 配电环节的应用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在配电环节的具体体现,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让配电网能智能地被监控、管理和控制。它能随时查看配电网工作时的电压电流等数据,一旦电网出现故障或者不正常的状态,就能很快发现并去处理这些问题。同时, 按照用户需要和电网实际情况,还可以把电力分配得更合理并进行智能化控制,这样就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和稳定程度。此外,智能配电网允许分散式电源接入和联网工作,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发展有很大帮助。

2.5 用电环节的应用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和用户中间的一个连接设备,它有计算电量、收集数据还有传输信号等功能。电网能够通过智能电表实时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如用电量、用电时间、用电功率等,实现了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行为,并且进行分析与处理。同时,用户自己也可以借助智能电表来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根据电网公司给出的电费价格和一些用电的建议,调整自己的用电方式,实现节约用电与降低用电成本的效果。另外,这种电表还能双向通讯的能力,用户能反过来通过它向电网公司反馈自己的用电需要和想法,这样一来双方就可以实现互相沟通互动。

结论

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现在的发展方向,这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供电安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电力工程技术在建设智能电网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这些环节都有很大作用。通过采用新的能源发电技术、灵活的交流输电技术、高压的直流输电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以及配电智能化技术等,实现了电网运行的高效可靠和安全。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智能电网未来会朝着能源多元化与清洁化、技术不断创新整合、电网更加智能自动化、电力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等方向发展。因此,应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继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为建立绿色低碳智能化的能源系统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 鲍一博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J].2024(19):130-132.

[2] 柴玉硕 , 王潇洋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J]. 通信电源技术 , 2024, 41(1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