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
王金龙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新乐 050700
0 引言
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全球教育变革的战略方向,正引发教学范式与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虚拟现实技术凭借其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的 3I 特性,为构建新一代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当前 VR 教育资源存在显著的“信息孤岛”现象,我国优质 VR 教育资源的校际共享资源不足,严重制约技术赋能教育的实际效能 [1]。因此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多维度协同的 VR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旨在建立跨域资源整合机制与智能服务模式。
1 虚拟现实平台建设意义
1.1 消除教育资源配置的时空壁垒
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受制于地域时间限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区域与重点教育机构。这种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不仅加剧了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也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 [2]。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构建数字化资源流通网络,突破传统资源配置的时空限制,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突破地理边界,实现跨区域流动与共享。而采用云端存储与分布式计算架构,支持教育资源的实时访问与按需获取,有效解决了传统资源配置模式下的时空约束问题。
1.2 重构教学空间形态
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整合混合现实技术,支持构建具有高度沉浸感与交互性的跨时空教学场景。这种新型教学空间形态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物理边界,使学习者能够置身于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知识建构与技能训练。平台支持的教学场景重构不仅包括历史场景的数字化复原、微观世界的可视化呈现,还涵盖危险实验环境的虚拟仿真等 [3]。这种空间形态的重构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安全、灵活且富有创造性的环境,显著提升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与体验感。
1.3 构建技术融合生态
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作为教育技术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集成了 5G 切片网络、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多项前沿技术,构建了开放式的技术融合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4]。其中,5G 切片网络保障了大规模并发访问的服务质量,边缘计算技术提升了资源调度的实时性与精准度,数字孪生技术则支持教学场景的数字化建模与动态仿真。这种技术融合生态不仅提升了平台的服务能力,也为教育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试验场与孵化器。
2 虚拟现实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采用分层设计理念,由应用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基础设施层四个核心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通信与数据交换,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5]。
在应用层设计中,重点构建了多终端适配的用户交互界面,支持PC 端、移动端及 VR 设备的多维接入。学生用户可沉浸式体验虚拟实验室、历史场景复原等教学环境,教师用户则可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编排工具,灵活创建混合式教学课程,实施在线作业布置与智能评测等教学活动。
业务逻辑层作为平台的核心处理引擎,实现了模块化的功能部署。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资源管理模块,支持多格式教育资源的上传、审核、分类与版本控制;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分级权限控制与单点登录功能;数据分析模块,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多维度挖掘,为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访问层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构建结构化的数据存储体系。主要数据存储单元包括:用户信息数据,存储用户基本资料与学习轨迹数据;资源数据,记录教育资源的属性信息与使用统计;行为日志数据,追踪用户操作记录与系统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基础设施层作为平台的物理支撑,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整合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动态分配,结合负载均衡机制,确保系统在高并发访问场景下的稳定性。
3 虚拟现实平台应用分析
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构建统一的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了分散教育资源的系统化归集与智能化管理 [6]。通过建立资源使用评估模型,平台能够精准识别高价值教育资源,并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实现资源的精准投放。这种机制不仅显著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效率,还通过建立资源开发协同机制,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使教育资源利用率得到系统性提升。
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感官参与的学习体验。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方式,平台能够创建高度仿真的学习场景,如虚拟实验室、历史场景复原等。这种沉浸式学习环境不仅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还通过情境化学习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深度建构。沉浸式学习环境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保持率与迁移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抽象概念理解和复杂技能掌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建立开放平台接口,吸引教育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参与资源开发与应用创新。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促进了教育技术的持续迭代与教育服务的模式创新,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未来教育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平台积累的教育大数据资源,也为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4 结论
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交互、保障安全等一系列措施,能够为教育领域提供一个高效、便捷、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虚拟现实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将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宇 , 杨海澎 , 管志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验式党课红色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25(02):63-66.
[2] 李沛杰 , 张玉娟 . 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J]. 职教通讯 ,2022,(02):101-106.
[3] 杜杨芳 , 刘峤 , 曹阿成.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困境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0(06):137-138.
[4] 王康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J]. 教育现代化 ,2019,6(94):150-151+158.
[5] 吕丽萍 . 数字虚拟现实教育平台设计与开发 [J]. 中国宽带 ,2023,19(11):76-78.
[6] 李沛杰 , 张玉娟 . 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职业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J]. 职教通讯 ,2022,(02):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