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王海英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四中学 068250
引言
在教育领域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及时创新相关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有效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理论和运算相结合的学科,其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数学运算能够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帮助学生增强独立思考的意识,加强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教师能够有效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延伸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有效发展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
1.1 促进教学目标明确化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能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则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效地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同时,教学评价作为衡量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工具,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这种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1.2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评价方面,“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小组讨论、口头测试等,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2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2.1 立足教材,创设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创新教学模式,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知识,掌握数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需要了解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培育学生的素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具有的育人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去关注,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素养能力。因此,要求教师要深入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核心素养元素。教师改变应试思想,在注重知识讲解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满足新课标教学需求。教师不断地挖掘教材的育人元素,整合教学资源,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内容讲解时,这个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三角形高、边、中线、平角线、稳定性等知识,教师根据这部分重点知识,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目标设置、技能教学目标设置。如学生能正确应用到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出哪些图形属于三角形;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高、边、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根据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以致用;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且能在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课堂所学的三角形知识融合到生活中,提升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2 基于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
数学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数学学情,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案例进行设计,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还需要结合到新课标,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活动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因为教学活动设计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思维着手,注重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的技巧,有数学的思维模式,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内容,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善于思考、分析、总结,落实数学科学对学生培育的要求。
2.3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过程协同评价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同样也要确保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保持一致 ,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合理地构建较为完整的数学学习框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 , 确保活动可以助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此外 , 教师同样需要担任好自身数学教学的引导者角色 ,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过程性评价 , 其中的评价内容主要以正面激励为主 ,让学生可以在关键的课堂学习中及时调整自身学习状态 , 完善自身学习思路, 从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能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一理念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能不断反思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许永升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31):87-89.
[2] 李成龙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