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作者

李宏文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中学 665199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需求。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探究式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然而,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及科学评估其效果,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初中数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理解层面,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投身于知识形成过程。例如在几何图形学习中,学生通过亲手测量、拼接等实践探究,能直观且深入地把握图形性质与关系,这种基于亲身体验的理解远非死记硬背可比,知识记忆更牢固,理解也更透彻。从能力培养角度看,它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多种关键能力。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尝试,有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大胆提出独特见解,进而培养创新思维;而小组合作探究则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协作平台,有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2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施优势

2.1 深度知识理解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提供了绝佳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记忆公式和定理,对其本质内涵缺乏深入认知。而探究式学习改变了这一局面,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学生不再是单纯背诵定义,而是通过绘制不同函数的图像,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自主探索函数的性质。这种亲身体验让学生明白函数是如何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不同函数类型的特点。

2.2 多元能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对初中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面对探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并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复杂的现象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核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例如在几何证明题的探究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不同于课本的证明方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长期坚持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路径

3.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启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一步。通过巧妙设置问题,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构建情境,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以购买水果为背景:“小明去水果店买苹果和香蕉,已知苹果每斤 5 元,香蕉每斤 3 元,他一共花了 35 元,且两种水果总共买了 9 斤,那么苹果和香蕉各买了多少斤?”这样的情境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自然就会产生想要探究答案的冲动。

3.2 引导自主探究

引导自主探究是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核心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且适宜的探究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应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在线学习平台以及数学软件等。比如在探究函数图像变化规律时,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自主输入不同的函数表达式,直观观察图像的动态变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函数性质。

3.3 组织合作交流

组织合作交流能让初中学生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合理分组是合作交流的基础,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都具备多元化的优势。例如,将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与沉稳细心、逻辑严谨的学生分在一组,使小组内成员能够优势互补。一般来说,每组以 4 - 6 人为宜,这样既保证了讨论的充分性,又避免了人员过多导致秩序混乱。

3.4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是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思考自己是如何从最初的疑惑出发,通过何种方法和步骤逐步找到答案的。例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后,学生可以总结自己在推导过程中运用的代数运算方法,以及在验证过程中所采用的举例验证或逻辑推理方式。这种自我总结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4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

4.1 课堂观察法

教师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与小组成员的互动情况、对探究任务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等。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探究任务等。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4.2 作业与测试分析法

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例如,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在测试中,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3 项目式学习评估法

在开展项目式探究学习时,对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团队协作、成果展示等方面。例如,在“校园绿化面积测量与规划”项目式学习中,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合理制定测量方案,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协作,以及最终的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4.4 学生自评与互评法

学生自评:设计学生自评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提出问题的质量、对小组的贡献等进行打分,并写出改进计划。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从不同角度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小组展示环节,其他小组可以从内容的完整性、表达的清晰度、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优化实施路径,科学评估效果,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双减”背景下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 陈上岭. 亚太教育 ,2024(03)

[2] 把数学概念学习融入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J]. 李建国 ; 毕欣悦 . 基础教育课程 ,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