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话题视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反思

作者

李娇明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5291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 “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的要求,强调通过话题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以 “话题 — 功能 — 结构 — 任务” 为主线,每个模块围绕特定主题展开,为话题视觉下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载体。笔者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如何以话题为纽带,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话题视觉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话题导入:激活认知图式,构建阅读期待

1. 生活情境关联法 —— 搭建话题桥梁

外研版教材七年级上册 Module 3 My school 以校园生活为话题,笔者在导入环节展示学生熟悉的教室、操场照片,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ourschool? 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型描述校园场景。继而播放英国中学生校园生活的短视频,对比中西校园差异,自然引出课文 Myschool day。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导入,使抽象的文本内容具象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 30% 。

2. 悬念问题引导法 —— 激发探索欲望

八年级上册 Module7 A famous story 讲述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的故事,Unit2 She was thinking about her cat 读前设计问题链 :“Have you ever seen a rabbit wearing clothes and carrying a watch? What do you think it would be like if you did?  If you saw a rabbit running in a hurry and talking, would you follow it? Why or why not? ” 结合故事插图,让学生分组预测情节。这种 “问题 + 视觉” 的导入方式,激活了学生对童话故事情节的认知图式,阅读时学生对细节的 捕捉更敏锐,文本理解准确率提高了 25% 。

(二)文本互动:深化话题理解,培养思维能力

1. 话题分层设问 —— 突破语言与思维双重目标

在 八 年 级 上 册 Module 6 Hobbies 的 阅 读 教 学 中, 针 对 课 文 David’shobbies,设计三层问题:

基 础 层( 语 言 层 面 ):What are some hobbies mentioned in ParagraphOn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hobbies?(定位文本关键信息)

进阶层(话题关联):Why did David succeed?(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拓展层(批判性思维):What hobbies can be called good hobbies?(跨话题 迁移与观点表达)

通过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掌握了 advantages,encourage 等词汇,更深入理解了 David 为何成功和好的爱好对人的帮助,课堂讨论时长较传统教学增加了 10 分钟。

2. 话题情境重构 —— 促进语言内化运用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 Module 1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2 I feel nervouswhen I speak Chinese 的课文描述 Sally 和 Lingling 外貌与性格,笔者让学生分组选择班级同学作为“模特”,运用课文中的 look/sound/taste + adj. 结构,结合话题词汇 handsome, friendly, humorous, pretty, short, glasses,tall 等进行描述,再对照文本语言风格进行修正。这种 “文本话题 — 生活场景” 的重构,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课后检测显示,相关句型的正确使用率从 60% 提升至 85% 。

(三)话题拓展:延伸学习深度,发展核心素养

1. 文化对比拓展 —— 培养跨文化意识

九年级上册 Module 9 Great invention 涉及中外伟大发明,在读后环节,组织学生对比中国与外国的发明、现代与古代发明,用思维导图梳理,分组对同学进行采访,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an invention that changed your life?Why is it useful? 并撰写小短文 Great invention。学生在语言输出中自然融入文化元素,如描述“印刷术”时,主动补充 Printing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inventions of China and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300 years,文化意识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2. 任务驱动拓展 —— 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九年级下册 Module 3 Life now and then 讨论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读后设计 “未来生活设计师” 任务:小组合作绘制 “2050 年的学校” 蓝图,并用英语介绍设计理念(如智能教室、环保材料、个性化学习系统)。学生需综合运用课文中的“used to do”“there will be”等结构,结合 technology,environment等话题词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流畅度和逻辑性显著提升。

三、教学实践反思与改进方向

(一)实践成效

兴趣提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82% 的学生认为话题视觉下的阅读课堂“更有趣”, 75% 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后阅读拓展活动。

能力发展:实验班在学期末阅读测试中,“推理判断” 和 “主旨归纳” 题的得分率分别比对照班高 12% 和 10% ,显示话题引导对深层理解能力的促进作用。

素养融合:学生在跨文化讨论、批判性思考等活动中,逐步形成用英语表达观点的习惯,如在 “AI 是否会取代教师” 的辩论中,能准确引用课文中的“technology can help us learn, but human connection is still important”作为论据。

(二)现存问题

话题深度把控不足:部分拓展活动过于追求形式,如在 “节日话题” 教学中,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停留在表面,缺乏对 “节日背后的社会价值观”的深入探讨。

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小组合作中,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常处于被动参与状态,需设计分层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话题活动中获得发展。

评价体系待完善:目前对话题活动的评价侧重语言准确性,对思维深度、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评价缺乏具体指标。

(三)改进策略

深化话题探究层次:在教学设计中增加 “话题本质问题”(如 “为什么不同文化中都有庆祝丰收的节日?”),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和批判性思考。

实施差异化任务设计: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话题词汇支架(如 “观点表达句型库”),逐步提升参与度;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延伸性任务(如撰写话题相关的调查报告)。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制定《话题活动素养评价表》,从 “语言运用”“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合作能力” 四个维度进行过程性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论

话题视觉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本质是通过话题将语言知识、文化内涵和生活经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实现意义建构。以外研版教材为载体,教师需立足 “话题导入 — 文本互动 — 拓展延伸” 的完整链条,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思维深度的教学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素养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丰富话题呈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跨学科话题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实践范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 [J]. 课程·教材·教法,2015(6):79-83.

[3] 陈则航,王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266-272.

[4]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